「慈母与导师」通谕正文

教宗若望廿三世,致与宗座和平相通之可敬神昆:宗主教丶首席主教丶总主教丶主教,并其他教区首长,以及普世教会的神职人员和信友:论依公教原则调整社会发展。

兹问候可敬神昆及可爱子女,并赐宗座祝福!

引言:前任教宗们遗训略要(编按:标题为译者所加)

教会对社会的使命

一 天主公教,由耶稣基督钦定为万民的慈母与导师,其目的是使世世代代投入她怀抱的众人,充满着完美的生命而获得救恩。至圣的创立者,给其所创立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基础──曾委以两项任务:替祂生育子女;生了之後,还须教导并管束他们,以慈母的劬劳,照顾每人及全人类的生活。教会对人生的卓绝价值,常加以极致的尊重和周至的爱护。

二 基督的教义,把下地和上天连接起来,因为这教义包括整个人性:灵魂与肉体,理智和意志。它指教人心,在人间社会形形色色的处境中,仰望永生的天域,以期有一天,在那里享受不会消失的平安与福乐。

三 圣教会的主要任务,虽在引导人灵成圣,使之分享天上神恩,但亦关心人类日常生活的需要,不但对於他们的衣食和必需品,而且对於他们的安乐和繁荣及和各种其他福利,在各种光景中,亦无不时时加以关心。

四 圣教会所履行者,是将她的创立者基督的教训,付诸实施。祂曾说:「我是道路丶真理及生命。」(若十四:六)别处又说:「我是世界的光。」(若八:十二)基督固然首先注意人类永远的得救,但当祂环顾饥饿的群众时,却叹息说:「我怜悯这群人。」(谷八:二)祂表明了自己对人类现世需要也很关心。关於这点,神圣的救主,不仅以言语,而且以实行表现出来。祂为了饱饫饥饿的群众,不只一次行了增饼的奇迹。

五 祂以这养育肉体的麦饼,有意预示,於受难前夕行将赐给人类的天上神粮。

六 所以,天主公教,接受着基督的教训,遵守着基督的诫命,二千年来,从最初六品(编按:即执事)的设立以迄於今,继续不息,以教诲及榜样,在各处高举着爱德的火炬,是无可惊奇的。我人所说的爱德,是以践诸实行的友爱,来圆满奉行「施与」的双重律令的爱德。这律令包容着圣教会关於社会问题的全部教义和活动。

「新事」通谕的权威

七 在圣教会历代所有阐明社会问题的理论和实行的着名文献中,绝无异议,首推我人前任教宗良十三世,在七十年前所颁布的那道崇高壮丽的「新事」通谕。这道通谕提出解决劳工问题的原则,使劳工的地位,按照公教教义的标准,得以恢复。

八 教宗们的文告,少有能受到如此普遍的推崇者。这全由於良十三世通谕中的论证切实而广博,言词中肯而有力,显然无与伦比之所致耳。的确,那些原则和劝告,占有了重要的位置,後人对它的怀忆决不会被健忘所抹煞。圣教会的最高司牧,犹如身经弱小和穷困者的苦难丶哀怨和渴望,故挺身而出,替他们追索并恢复其权利。同时,由於这道通谕,圣教会活动的范围,也显得更为阔大了。

九 那道惊人的通谕公布以後,虽然隔了不少岁月,但时至今日,仍然具有极大效力。首先,有效於教宗们的文献中;凡继良十三世以後的教宗,要处理经济与社会问题时,经常从他的通谕中,引用某一段,或加以分析,或加以注释,以期在教友心灵内,增强新的活力。此外,亦有效於许多国家的法律和制度中。这证明在我人前任教宗伟大的通谕中所蕴有的,无论是精密探究的原则,或是行动的标准及其出於父爱的劝告,直到今日,仍有其往时的权威。并且这通谕还授与人们新颖而有益的指示,使人可以彻底认清现代社会问题的重要,并决定在这问题上应负的责任。

「新事」通谕的背景

一○ 智慧绝伦的教宗所给予人类的通谕,又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而显得尤其光辉灿烂。因为当时的经济状况及社会情形正在剧烈转变,而阶级斗争和骚乱暴动正在燃烧爆发。

一一 谁都知道,当时流传最广而最占优势的邪说是:将一切归因於自然界的必然功能。人们认定:道德法令和经济定律无论如何不能连贯起来;经营经济事业者所期待者,无非是自身的利益。约束企业家相互关系的唯一最高法律,便是角逐者之无羁的自由竞争。资本的盈利丶商品的价值丶红利与工资定率,机械式地一律依循商人的惯例加以决定;同时,又全力阻止政府干涉经济事业。至於工会,则随各国的不同措施,或完全不予承认,或只暂予容忍,或只被认为私人团体而已。

一二 当时,在经济问题上,豪富者的傲慢与霸道,不独被认为合法,而且人们彼此间的关系,也受到他们的制驭,致使经济秩序,普遍为之混乱。

一三 为了少数人拥有太多的财富,劳工大众便挨受日益酷烈的穷困。工人的酬报,不唯不敷生活的费用,有时且不足填满辘辘的枯肠。在这样情况中,穷人们不得不拼命工作,以致他们身体的健康丶道德的完整和宗教的信仰,都濒於破灭的边缘。招募童工女工的条件,往往是不人道的。不可预料的失业,像狰狞的鬼脸,天天盘旋在工人眼前;而家庭生活亦逐渐濒於瓦解。

一四 其自然结果,便是使已经对自己命运大感不平的工人,公开表示不能再事容忍这样的处境,於是煽动作乱的人,便乘机以糖衣的毒药,大量投给工人,名为抚慰他们,减轻他们的痛苦,其实为害更甚。

「新事」通谕的要点
一五 就在这样的时代趋势中,良十三世颁布了「新事」通谕。这文告是以人性要求为出发点并依照福音原则而撰写的。虽然有少数人予以曲解,此乃人世间的常事,但一般人都为之感动并表示极度的钦佩。宗座在俗务上替穷人辩护虽然这并非第一次,因为良十三世,在这通谕颁布之前,业经发出了其他许多文献,并替「新事」通谕铺平了道路,但以逻辑的理论,综合一切原则,成为後人处理社会问题的观止者,这道通谕却是第一次。故我人不无理由,认定这道通谕是天主教教义有关社会问题理论的纲要。

一六 这应该说是大无畏精神的表现。因为不少人,对社会问题,大言不惭,指责教会除了劝勉穷人忍受艰苦,富人慷慨施舍以外,别无其他作为。良十三世却毫不犹疑地公开肯定并维护工人的神圣权利。他在宣布天主教关於社会问题的原则和规律以前,曾公然声明:「我人之所以果断的检讨这个问题,是完全由於我人的职权。这种问题若不求之於宗教──天主教会,将讨论不出甚麽结果。(「新事」通谕,16节)

一七 可敬神昆!对这位杰出的教宗那末明晰而郑重的提示的最高原则,你们定然已彻底明了;而这些原则正是用以品评社会和经济问题及重整人类社会局面的准绳。

一八 这通谕,首先对劳动一点指出:无论如何,不能把直接出源於人格的劳动视为某种货品。因为大多数人都靠劳动犹如唯一的根源,获得他们的衣食和生活费。故劳动的酬报不得依照商人的惯例,而应依照正义及公平的规律来评定;不然,纵使劳资双方自由订立了劳工契约,也是严重违反正义的。

一九 财产私有权,乃至拥有生产物业的权利,是由本性赋予每人的,国家决不得取消之。但因私产权含有为社会服务的天职,故拥有私产者不应为一己之利益,必须也为他人利益而运用之。

二○ 至於政府,其目的既在为大众谋求现世公共利益,故无论如何不能忽视人民的经济问题,而应迎合时机,现场督促,使能生产丰厚的物资──「物资的应用,为德操也是必需的」(S. Thomas, De regimine principum, 1,15)──同时,又应维护全体人民,尤其弱小者,如:工人丶妇女丶儿童的权利。政府也绝不得推卸设法改善劳工生活的责任。

二一 为此,政府应注意,使劳资双方签订的劳工契约,符合正义及公平的标准;使工人无论在任何地区工作,他们的人格尊严,在肉体精神两方面不致受到破坏。对这一切,良十三世在其通谕内,胪列着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正义及真理的至高原则。这些原则,先後为现代各国所引用,来订定法律。我人前任教宗庇护十一世,在「四十年」通谕中宣称:这些原则,为订立并推进一个法学的新部门,即所谓「劳工法」,有了极大的贡献。(见「四十年」通谕28节)

二二 此外,那道通谕,肯定工人不独有天赋权利,加入由工人单独组成,或由劳资双方共同组成的社团,以及改组社团,使之适合於他们认为对其职业更为相宜的形式,而且工人一无例外地有权利,在上述社团内,自由自动地采取为他们有利的活动。

二三 最後,工人和雇主在相互关系上的作风,应合於人类团结及教友爱德的标准。因为自由主义者所宣传的无限制的自由竞争,和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阶级斗争,都是完全违反天主教教义和人类性的。

二四 可敬神昆!这些就是奠定社经正确秩序的基础。

二五 无怪乎,天主教的优秀人士,受了这些劝谕的鼓励,多方尝试,以期将这些原则付诸实施。无怪乎,世界各地所有贤达之士,为应付本性的需求,亦追随着同样的途径。

二六 时至今日,这道通谕,被认为是重建经济和社会新秩序的大宪章,是理所应尔,毫不过分的。

「四十年」通谕主旨

二七 这道犹如集理论之大成的着名通谕颁布後四十年,我人前任教宗庇护十一世,即发表一道以「四十年」为起语的通谕。

二八 在这篇文告中,教宗庇护十一世宣称:教会对严重的社会问题贡献特殊的努力,以尽量解除整个人类社会的困惑,乃是教会的权利与任务。除对良十三世通谕所提示的丶适合时代环境的原则和训诫,加以强调外,又乘机对人们,乃至公教人士所怀疑的苦干原则,加以解释;同时亦指出应如何将那些原则和训诫,拍合在业已改变了的时代情形上。

二九 当时,若干人所有怀疑是:教友对私产权,对工人薪金并对业已缓和了的社会主义,应有甚麽想法。

三○ 对第一个疑问,我人前任教宗重新声明:私产权是由人性产生的;这私产权含有社会性并给拥有私产者带来社会任务。

三一 关於第二疑问,因为有些人以为工资制度根本是不公道的,故庇护十一世一方面责斥他们的谬见,它方面又指出工资的订定何以往往不合人道并有违正义;同时,为使工资不违反正义和公道起见,特将人们应遵循的方式及条件,详加陈述。

三二 对这问题,我人的前任教宗,曾明白指示,在目前情况下,使劳工契约在某种程度内,为社团契约所调节,是颇为有益的。那便是让「工人与职员,成为股东和经理的夥伴,或分得一分盈利」。(「四十年」通谕,65节)

三三 庇护十一世曾强调说:「若把劳动的社会性及个人性置诸脑後,便不能公道的衡量其价值,也不能与以公平的报酬了。」(仝上,69节)这项指示,无论在理论或实际上,应十分重视之。因此,调整工人报酬时,正义要求人们,除了工人本身及其家庭的需要以外,还须顾及工人工作於内的生产机构的情形,以及其他有关公共经济利益的种种。

三四 最後,教宗声明:共产主义与天主教教义根本互相抵触。至於社会主义,虽然他们的主张比较温和,但教友万不能予以赞成。首先因为他们将社会生活完全局限於这暂时的世界,并认为社会生活的目标,只是现世的舒适而已;其次他们以为人类社会生活,只以增进财富为宗旨。这思想将使人类自由大为削弱,并使社会,尤其国家权力,失掉其真正意义。

三五 庇护十一世很了解,自良十三世颁发「新事」通谕後四十年来,时代和局势所有根本的转变。这点,尤其由自由竞争一事看去,非常明显。因为自由竞争所有一种内在的自然力量,自由竞争这政策,几乎趋於自杀。它不独使大量财富,而且使由大量财富而产生的丶一无节制的权力,也集中在少数人手上。而「他们往往不是主人,只是资金的管理与调度者,他们便藉着资本为所欲为。」(仝上,105节)

三六 教宗更深切地理会到:「经济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无拘束的独占野心继承了私利的贪欲;整个经济变成了非常粗野丶无情丶残忍的局面」(仝上,109节),致使国家权力也须为富有者的利益而服务。何况他们凭着财富,多少还可以号令其他各国。
三七 为了适当地防堵这种趋势,教宗提示了重要的原则:经济制度应该回返到道德生活的正轨。同时,个人的或团体的利益又该与全人类的利益调节。依照我人前任的训诫,首要的是恢复社会秩序,组织经济和职业的小型团体,而这些团体应该是自主的,国家不得滥用权力去干扰它们。政府当局应满全自己的职责,不得轻忽大众的利益。最後,如果是与全人类有关的社会问题,则各国对各民族的经济利益应该携手合作,彼此商讨。

三八 庇护十一世的通谕特有的理论,主要可分为两大端:其一,无论是个人的或团体的利益,无论是无约束的自由竞争或豪富的经济垄断,无论是国家所奢望的荣誉或称霸的野心及其他类似企图,都绝对不能被人视作经济事业的至高法律。

三九 任何经济事业,必须以正义和仁爱为管理原则,为制驭社会事务的主要法令。

四十 其二,我人认为「四十年」通谕的特点是:替在各国内部或国际间,以实行正义为目标而建立的公私机构,制定了一套法律,使从事经济事业者,依这法律,将自己的利益与大众的公共利益适当地协调起来。

「五旬节」广播词大意

四一 对人在社会生活内所有权利与义务的界说,殊堪感谢我人前任仳庇护十二世。他於一九四一年六月一日圣神降临节,曾向全球人类广播。目的是「号召全球天主教徒,庆祝值得以金字特书於教会日历上的『新事』通谕五十周年纪念,因为良十三世於一八九一年五月十五日,颁布了那道极有分量的社会通谕。」(「五旬节」广播词,3节)他说:「正为了感谢全能天主,藉祂在世代表的通谕,在过去五十年内赐给教会的恩典;正为了赞美永生天主,藉这道通谕,燃起了这麽一团热火,鼓舞着整个人类敢於尝试更新更好的事业」才向全球人类发言。(仝上,7节)

四二 伟大的教宗在广播词内声言:教会有权,断定某种社会秩序,是否符合那坚定不变的秩序,即创造并救赎人类的天主,通过自然法和启示而宣布的秩序。(仝上,5节)他说:良十三世的通谕将永远有效,永远有其丰硕的功用。并说,他立意乘此机会更清楚地解释教会对社会经济生活所训示的「三大基本价值,即使用财富丶劳工及家庭,三者彼此连贯,相辅相成」。(仝上,11节)

四三 关於第一点,我人的前任指出:人类维持生活的权利,远超乎一切有关经济的其他权利,而且也远在私产权之上。依据我人前任的指示,私产权固出源於自然法,但按造物主的旨意,决不得妨碍人类维持生活的权利;因为「天主为人人创造了财富,目的是要人人都能按正义和仁爱的原则去享用它」。(仝上,12节)

四四 论到劳工,庇护十二世重申良十三世通谕的内容,声明人人兼有劳动的义务及权利,因此人人也有权利自行规定有关劳动的方式。但若他们不愿或不能自行规定时,「国家始能介入,并在真正公益所要求的方式及界限内,厘定工作范围,调整和分配工作。」(仝上,20节)

四五 教宗谈到家庭时,全力强调:拥有私产,非常有助於捍卫并维持家计,「因为要使家长善尽造物主指定的责任,照顾全家精神丶物质及宗教各方面的利益,就非有充分的自由不可。」(仝上,22节)因此,家庭也享有由原居地迁移别处的权利。我人前任忠告各国当局,在准许本国人民迁出或接受外国人民移入一事上,凡能减损或破坏国际间彼此真诚协和的事件,都应绝对避免。如果双方都如此行事,则不能不两受其利,财富和技艺亦必大为增进。(仝上,25节)

近廿年来的变迁

四六 但庇护十二世的时代环境,虽已迥非昔比,而最近廿年的变化则更为彻底;不唯各国内部情形,即国际间的相互关系,亦大异於前。

四七 如所周知,现代在科学技术及经济领域内,拥有最新的发明,如:用於战争及逐渐朝向和平用途而进行的原子能,使人类近乎万能并用以造成形形色色的产品的化学技术,在工业及公共服务机构内,生产或工作的自动化已广泛地受到采纳,农业已采用现代最新设备,尤其藉无线电与电视机,各民族间的距离已近乎消失,还有速度极高的各式交通工具,最後,登陆星球的途径亦正在开辟。

四八 如果我们去观察社会状态,便可发现:国民的社会保险事业正在繁荣滋长;在经济比较富庶的若干国家内,对国民生活任何偶发事件,都已设立了照顾的机构;工人及各社团的成员,对经济及社会问题的意识亦显得更为活泼;一般国民的教育水准大为提高;国民的生活福利正在广泛地推进;人们在工业部门中时常转换,阶级的分立也随而消减;具有中等智识者对全球各地所发生的事件,较前更为关心。不过,谁若注意许多国家的经济状况或社会建设,虽有不少进展,但也容易发觉,存在着日益显着的不平衡。首先,在农业丶工业和公共服务之间的不平衡;其次,在同一国内的各地区间,有繁荣与否的不平衡;最後,就世界各国来说,各国间有富裕与否的不平衡。

四九 如果着眼於政治,我们便可看到许多刷新的气象。在现代许多国家中,担任国家公务的,几乎有着任何阶层的人士;现代各国当局较前更注意社经问题;亚洲殖民地区的人民驱逐了殖民政权,享有了独立自主的权利;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同时其互相的依属关系亦日趋密切;世界各国普遍地组织了国际团体及协会,目的是超越本国国界的,专谋国际间一般经济丶社会丶学术丶文艺及各民族相互利益的。

本通谕的缘起和主题

五○ 纵观上述种种,我人认为应分将我人伟大的前任们所燃起的火焰加以保养。我人勖勉大家,凡欲以更合时代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者,必须由我人前任教宗们的文告中,接受光明和鼓励。因此,我人决定颁布这道通谕,不仅为了纪念良十三世的通谕──这一定是应该的──而且为了适应时局的变迁,把三位前任教宗的遗训,加以肯定与注解,并对现代新的问题,清晰地表明天主教教义的立场。

第一章 前任教宗们遗训的解释与引伸

政府对私人企业的辅导责任
五一 在经济范畴内,首先应该确定的一点是无论由私人单独经营,或由私人与他人合夥经营以谋共同利益的民营企业,应占优先地位。

五二 然而,为了有效推动财富的增进,导致社会生活繁荣并求取民众公共利益,依照前任教宗们所提出的理由,政府与私人合作也是必要的。

五三 可是,政府的合作是:赞助丶鼓励丶调整丶补救和玉成;这是以庇护十一世在「四十年」通谕中所标榜的「辅导原则」(编按:principle of subsidiarity或称辅助性的原则,或补助原则)为根据的:「犹如由个人的努力和技巧能成功的事,从他们手里夺过来,交给团体去干,是不合理的;同样,由较小较低的团体能胜任的事,让给较大与较高的团体去作,是不公道的,同时对於正当秩序,也有重大的损害和困扰。这是一条屹立在社会哲学上极重要的丶不可动摇与不能变更的原则;因为国家的一切行政,因了它的意义和性质,是应该辅导社会机构的每一个肢体的,决不能毁坏和埋没他们。」(「四十年」通谕,79节)

五四 诚然,现在易於见到的是由於科学的发明日新月异,财货的生产突飞猛进,故政府应具有较前更大的权力,以便把那些在经济各部门间,或在本国不同地区间,抑或在世界不同民族间所有不平衡,居间加以铲平;以便将经济的动荡不安与经常发生的混乱,在某种限度内加以抑制;最後,以便政府提供有效办法,使群众不致被迫失业。因此,责在谋求公共利益的政府,在经济事业上,需要贡献更广泛更妥善的合作,俾使各种制度丶服务丶工具及措施,都适当地符合上述应完成的目标。

五五 然而,国家当局对经济事业的关照,虽然范围较前广泛并能涉及团体内部,但决不得缩小私人行事的自由,反而应予放宽,务使每人的主要权利得以保全无损;这是一条恒久不变的原则。所谓主要权利之一,便是任何经济制度,应让人人自由而便利地举办生产企业。

五六 此外,由时的局势人们可以体会到,除非私人和政府,在经济事业上,同心协力,彼此合作,则决不能产生繁荣而健全的社会。职是之故,双方应一心一德,依照时势的变化,各尽厥职,全力为公共利益而工作。

五七 由各处发生的事件,可以看出,凡私人缺乏自发自动的国家,必定是为暴政所控制的国家。因而各经济部门的许多事业,都呈现痲痹现象,致使缺乏种种日用品,缺乏肉体尤其精神所需要的服务,为取得这些物品与服务,利用和鼓励私人的才智和勤勉,是再妙不过的。

五八 在经济事业上,如果没有政府恰如其分的活动,或有之而不够完善,则国家将沦於混乱中而不可救药;不知廉耻为何物的富豪,便要乘人之危,从中渔利;这种败类,显然如麦中之莠,到处蔓延,触目皆是,言之痛心。

社会化应予促成

五九 我们这时代的特殊现象之一,应该说是社会化的发展。那便是人们日益密切的相互关系;在人们生活和活动内,出现了为私法或公法所承认的各式会社。其原因似乎是现代所有科技的进步及生产效率的增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六○ 社会化的发展,当视为政府介入私人生活的原因和迹象。政府日益注意到人们的切身问题如:公共保健丶青年的教育和训练丶职业的指导丶使精神或肉体患有缺陷者,获得医疗及康复的设施和办法。这些都是事关重要而不无危险的事。但社会化的发展,正显示人心不可抑制的自然倾向。因为对求取财富和福利,任何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计划;但这计划超过个人能力时,便会本着我人所谓自然倾向,自发地组成社团来达成目的。尤其近年来,一国或国际性的经济丶社会丶文化丶娱乐丶体育丶技术丶职业丶政治等会社,各处都在纷纷成立。

六一 无疑,由於社会化的进展,产生许多方便和利益。私人权利,尤其在社经方面的权利得以满足:必需品的供应丶卫生丶基本教育的普遍化和水准的提高丶更完善的职业训练丶住宅丶工作丶适量的休息丶正当的娱乐等。加以目前人们互相传达思想的新技术日见齐备如:书报丶电影丶广播和电视,使人们对世界每个角落所发生的事情,虽有天涯海角之隔,亦能目睹耳闻,宛如身临其境。

六二 可是,由於社会化的日形进步与复杂,在许多事上增加了不少约束并限制人们互相交往的章则和规律。因此私人自由活动的能力,亦受到紧缩的限制。现代存在着各种方式丶手段及环境,使每人难於运用自己的智谋,难於摆脱外来的干预,难於实行自发自动,难於适当地履行各人的权利和义务,难於施展和完成自己心灵的才智。难道社会化的进展反使人们麻木不仁,放弃自己的自主而成为被动的吗?这种说法简直应予否定。

六三 其实,社会化的发达,不是由自然力量的盲目冲动而来的,而是如我人所说,由拥有自由的人们所造成的。人们虽依自然倾向而行动,而这行动虽须(编按:应为必须)承认并服从人类进步的规律和经济活动的趋势,虽不能完全避免周遭势力的影响,然而人们对自己的活动仍然完全负责。

六四 所以,社会化的进展,可能而且应当依循上述途径而促成之,以期多多增进人民的利益,尽量防堵或至少减轻人民的损害。

六五 但为易於达成所期待的目的,国家当局对公共利益之为物,应拥有清楚而正确的观念。公共利益包括使人类更充分更便利地玉成自己才华的一切社会生活条件。我人认为重要的一点,是应让各社团或组织,以及其他以发展社会化为宗旨的各会社,以自己的法规来管理自己,并且为了公共利益,应让他们精诚合作,共谋达成其会社所追求的目标。同样重要的,是这些会社也应表现其真正社团的特点和性质,这要看人们是否能尊重会员的人格,是否能鼓励会员参与社团的事务。

六六 现代人类的相互关系日益密切。如果私人或会社越能依照自己的规章分工合作,如果政府越能适当地调整并爱护私人及会社的事业,则国家越易於获致正确的秩序。

六七 如果社会化,按照上述原则及道德律而进行,则其发展,就其性质来说,决不会是人们遭受重大危机及加重负担的原因。相反地,可以希望,不但人们能培养并完成其天赋才华,而且能顺利地促成人类社会生活和谐。依照我人前任教宗庇护十一世在「四十年」通谕中的训示,为能充分履行社会生活的权利与义务,这种为人所切望的和谐,是十分需要的。(见「四十年」通谕,137节)

劳工报酬应合乎正义

六八 在许多国家及广阔的亚非各洲,大批劳工所赚工资,微薄到迫使他们自身及家庭度着完全不合人性尊严的生活;我人目击这种惨状,甚觉痛心。也许这种情况的存在,是因为在这些地区,机械化工业落後,或新近才开始,或进行得不够水准所致。

六九 可是,在不少其他国家中,少数锦衣玉食的豪富,睥睨饔餐不继的贫苦大众,他们的穷奢极欲,公开而蛮横地常与穷人的恶运挑战。另一些国家,则为要在短期内开发资源,不惜罔顾正义,致使人民负着过度的重轭。还有些国家,将国家庞大收入,几全部用以夸耀国家的威望,把大量金钱耗费於扩展军备。

七○ 此外,在有些经济比较进步的国家内,那些不甚重要或无多大用处的职务,反能得到充足优厚的报酬,而那些勤苦正直的劳工阶级,做着艰辛的生产工作,所得的报酬,却少到不足以维持生活。看了他们的工作,对国家公益所有贡献,对所加入的公司所赚利润,对国家的收入所有帮助,他们的工资实在是不公平的。
七一 因此,我人认为我人有责任重申忠告:工人的薪金绝对不得为商人的自由竞争所左右,也不得让豪富者的专横来决定,而应绝对遵守正义与公平的原则。这原则要求:工人的报酬应足以度其合乎人性尊严的生活,并胜任愉快地负担其家庭责任。不过,为订定公平的工资,下列几点,也须加以考虑:一丶每人对经济生产有多大贡献。二丶工人在其内工作的企业机构的营业状况如何。三丶国家的公共利益有何要求,尤其是国家要想使全国劳工都有工作机会时。最後,许多性质不同,幅员不等的国家的公益有甚麽需求。

七二 上述原则,显然随时随地都可合用,但在个别情形下,该如何运用,却不能确切地规定,除非对财富的多寡有着相当的估计。因为各民族所有财富的厚薄和性质有所不同,而且实际上真有其不同,甚至同一国家内亦往往因为时势的变迁而有异。

国家收益应平均分配

七三 近年来,尤其二次世界大战以後,各国经济迅速进展。我人以为值此时机,向大家致一忠告,是不会背时的。现代的特殊需要,是社会进展应与经济进展互相联系,彼此配合;使各阶层的国民,由国家财富的增厚,都能获得均等的利益。对於这点,应特别注意并竭尽全力,使各阶层国民间因财富分配不均所造成的阶级斗争,不再增重而尽量使之减少。

七四 我人前任庇护十二世曾郑重声明:「国家的经济,既是国民一致工作的结果,那末国家就必须使国民生活上的物质条件,获得稳定,使国民的个人生活日趋美满。如果一个国家能这样坚持下去,才说得上是个经济富裕的国家。因为公共利益,以及人人使用财富的个人权利,正是在这种情形下,按着造物主的旨意而获得实现。」(「五旬节」广播词,16节)由此观之,某一民族的经济繁荣,不应依照其所有财富的总额来评价,而应看其财富的分配,是否依照正义原则。因为国家的全部经济,本质上便是为使每位国民发展并玉成自身的。

七五 此处应提及者,是目前在许多国家经济制度下,那些中丶高级的生产机构,所以能大量生产的理由,就因为人们将所有盈利,悉数用以添置或改良机械。关於这点,我人认为应有所规定,即生产机构,在这场合下,应承认工人有分享盈利的名分,尤其其工资未能超过最低薪额的工人。

七六 对於这点,应该三思我人前任庇护十一世在其「四十年」通谕中所发表的训示:「把劳资合作所获得的利益,或单归功於资本,或单归功於劳力,是彻底的错误;不理对方的功能,自己独占双方共有的成果,是非常不公道的。」(「四十年」通谕,53节)

七七 事实告诉我们,满全正义的方式不一;其他的暂予不谈,目前为人最渴望,且似乎最合时宜者,便是使工人逐渐有分於公司的收入。现在较诸我人前任的时代,更「应该努力,至少在将来,应以公平的一部分盈利,让与资方,但亦应给劳力的工人们相当充足的一份。(仝上,61节)

七八 不过亦应注意,公平的工资应当配合入息来评定,务使国家或整个人类社会的公益得以顾全。

七九 关於顾全国家公益,下列几点应视为国家公益的要求:尽可能使更多工人获得工作;力戒在国家或工会内,存在着压倒他人的特权阶级;工资的比率应相等於物价;在可能范围内,给更多人们开辟一道途径,使能获得文明生活必需的财富和舒适;彻底消除,或至少限制,在经济各部门间如:农业丶机动工业和公共服务间所有不平衡;设法使公共服务,尤其由政府经营的公共服务,与国家的经济繁荣取得平衡;生产方法须尽量追上科技的进展;最後,生活繁荣,不但供当代人受用,且也应为後代着想。

八○ 关於顾全整个人类的公益,则必须使各民族在经济竞争上,戒绝恶意与阴险,培植亲睦友善与有效的合作精神。最後,对生产落後的各国,应给予有效支援,以助其进步。

八一 在分配盈利时,亦即以生产名义分配与公司的经营者,以利息名义分配与投资者时,必须将本国和世界各国的公共利益,置诸目前。

工作条件应符合人性尊严

八二 依照正义原则,不但应该合理的分配由劳动所产生的盈利,而且工作条件,也该是合理的。因为在人性中存在着一种需要:人在工作时,不但应负起工作的责任,并且应以工作来成全自身。

八三 所以,如果从事生产的经济制度或条件,有损工人的人格尊严或削弱其责任感,或剥夺其自发自动的能力,这样的经济制度,纵使产生极丰厚的利润,并且利润分配得符合正义及公平的标准,我人断言,它是与正义背道而驰的。

八四 虽然,何种经济制度更适合人性尊严,何种工作条件更能适宜地启发人的责任感,是一言难尽的,但我人前任教宗庇护十二世,仍然提示了适切的原则:「农民丶技工丶商人等的小型和中型财富,应当加以保护和奖励,应让他们参加合作社,以分享大型企业的固有利益。此外,应设法使劳工契约至少在某种程度内由社团契约来加以调节。」(宗座公报,卷三六,一九四四年,二五四页)

八五 因此,由手艺工人经营的企业,或由农民家庭举办的生意,或为充实并改善这两种小型企业而组成的合作社,都应依照公益的需求并在技术许可的范围内,加以保护并奖励。

八六 关於农业,容待後论。这里,我人认为合适的,是先对手工企业及合作社,加以说明。

八七 首先应注意:欲使这类企业及合作社欣欣向荣,则其生产设备及方式应该拥有赶上时代进步的新条件。这些条件发源於科技的突飞猛进,或消费者好变的需求和趋向。而赶上时代这一点,应由手艺工人及合作社人员来负责完成。

八八 为达成这目标,手艺工及合作社人员应接受技术训练和一般水准的教育,并且应组织自己的职业工会。同时,政府也应以贤明的措施调整教育丶税捐丶贷款及社会保险。

八九 政府面对手艺工人及合作社人员实行上述贤明措施,是应受赞许并值得鼓舞的事;理由是:上述两种人,正是名实相符的物品生产者,正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推动者。

九○ 为此,我人以慈父情肠,劝告我人可爱子女──全球手艺工人及合作社人员──应恍然於自身对国家的崇高任务,应设法在国家各阶层中启迪责任意识及互助精神,并燃起研究的心火,俾能以优美的技术举办日新月异的事业。
九一 此外,我人一如前任教宗们,认定工人在自己公司内,要求参与管理生产的活动是合理的。至於究竟应在何种事件上参与该项活动,则我人以为不可能做出决定性的准则来,最好看各公司的情形而定。因为不但各公司的情形不同,便是在同一公司内亦往往能於焂忽间发生重大变化。可是,工人在自己公司内,无论其为国营或民营,对公司的管理事宜,有权积极参与,乃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公司无论如何,应当像一个由人组织的团体,而公司内所有人们的相互关系及其职责和任务,应当有着人的气味。

九二 是故,雇主和经理与工人,彼此间必须保持友好关系,互相礼让丶尊重及敬爱。此外,大家还该同心戮力,忠诚以赴,一如做一件共同事业。而且对所做工作,不应单为了获取利益,也应为了尽自己的义务,并替他人谋取福利。因此,对解决公司困难并促进公司生产率,应听取工人的建议,徵求他们的合作。我人前任教宗庇护十二世清楚指示说:「人人既愿望过问经济及社会事业,则他们的事业,便不能完全由他人任意处理。」(宗座公报卷四八,一九五六年,七九九──八○○页)重视人性尊严的公司,固应保持管理方面必要而有效的统制权,这是无可置疑的;但不能因此使每天在公司内工作的人,仅让经理牵着走,只许默默地执行命令而不准提出建议和经验,对经理给自己的指示完全处於被动地位。

九三 最後,不应忘记,目前人们要求在各生产机构和公司内,给予工人以更为重要的任务;这点不但合乎人性,且也完全合乎现代进步的经济丶社会和政治策略。

九四 虽然不幸在我们这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内,存在着不少矛盾和违反正义及人道的事情,而且在整个经济领域中,散布着严重破坏经济活动丶目的丶组织和任务的邪恶谬论,但无人否认,因了科技的进步,新的生产企业,日趋改善,并迅速扩展。在这局势下,工人需要拥有更优美的技巧。因此必须给予工人更多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用以接受更好的职业训练,并从事学识丶道德和宗教信仰的培养。

九六 至於青年,也可能给以更多的岁月,以接受一般水准的教育及技术训练。

九七 这样做去,工人将能在自己公司内负起较为重要的任务。这对政府也有不少利益,因为这样一来,各阶层国民,将能更觉悟自己负有维护公益的责任。

九八 尽人皆知,目前,工会已在广泛地发展;在各国及国际间,一般说来,都被公认为合法团体。其目的不在於掀起斗争,而是为领导人们团结合作。方法是在工人和雇主双方的组织之间订立协约。我人所欲特别提示者,是工人在公司以外,即在国家各种公务上提出动议亦是必要的,或至少是很合时宜的。

九九 理由是:国内各生产机构,不论其规模大小,不论其效能及重要性的高低,实际上都与一国繁荣所倚赖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情况,密切有关。

一○○ 但是,抉择有助於经济全面发展的策略,不是由任何生产机构个别进行的,而是由国家当局,或由那些在经济各部门中,专为一国或各国从事策划而建立的机关来进行的。故政府或上述机关采取决策时,除了东主或东主的代理人以外,工人或工人代表亦应出席,以保障他们的权利并发表他们的要求及愿望,这是合时而必要的。

一○一 因此,我人理应念及,根据基督教义而组成的各职业工会,和在世界各洲热情工作的理事会,并寄以诚挚的父爱。我人深知,这些可爱子女,在本国或在全球各国,忍受着多少折磨,并曾经和正在如何有效地工作,以捍卫工人的权利,使他们的物质和道德生活,得以改善。

一○二 此外,我人所以特别乐意颂扬这些子女们的功勋者,并不完全为了他们的工作所产生的直接而显着的效果,而是因为他们将教会所有思想及活动的正确原则,散布到整个劳工领域去。

一○三 我人也一本慈父心肠颂扬又一批可爱子女,他们服膺着基督的圣训,为那些奉行自然法并尊重各人宗教及道德生活自由的各式工会,提供卓越的服务。

一○四 我人在此也不能不向「国际劳工协会」,即所谓O.I.L.或I.L.O.或O.I.T.,表示诚恳的祝贺与敬意。他们多年来,运用巧妙丶有效和极有价值的机智,在世界各地,根据正义和人道原则,建立经济和社会秩序,使工人的合法权利,得到公认与保障。

私产权的永久性丶普遍性及社会性

一○五 近年来,在大型生产机构内,东主和经理日益分道扬镳,已成众目昭彰的事实。这使负有监督之责的国家当局,颇感困惑。因为他们无法保证,经理们,尤其对全国经济极具左右力的大型企业的经理们,所拟定的方案,不致与公共利益背道而驰。经验指出,由平民或由政府投资的大型企业,都有同样的困难。

一○六 无人不知,昔者,人们把自己的安全寄托於私产上,即使是颇为微薄的私产。但现代人,却往往因了加入最新式的保险公司或各式社会保险机构,而安然面对将来。

一○七 还有一种现象,是现代人,与其拥有财产,更愿握有技能;与其从资本及与资本相连的权利获得利润,更愿从工作及与工作相连的权利获得进款。

一○八 这非常合乎工作本来的特性。因为工作直接出乎人格,应该比身外的财产更受重视,财产本质上只是工具而已。这点实在是人类进步的徵验。

一○九 不过,这种经济现状,却引起人们的怀疑。莫非教宗们对社经问题所强调的原则,即私产权,乃至拥有可以生产其他物质的财产所有权的原则,在现代已失去其效力或减低其价值。

一一○ 这种怀疑毫无根据。私产权,和拥有可以产生其他物资的财产所有权,是永久有效的。因为这权利蕴含於本性内。本性告诉我们,私人先国家而存在,国家应指向私人犹如指向其宗旨。除非人人能自由选择并使用为实行其权利所必需的事物,则私人在经济上自由活动的权利,将不复为人所承认。经验和历史指出:如果政府连私产权亦不承认,则私人自由,连在基本事件上,也必受到剥夺或完全消灭。由此可知,自由的保障和鼓励,便是私产权。

一一一 就为了原故,某些经济和政治团体及会社,在从前,一面致力於调和人类社会的自由和正义,另一面却几乎直至最近,仍然否认人们可以拥有生产其他物资的财产所有权,但现在却因对社会现状有了更丰富的经验,而改正了自己的意见,其作风宛如肯定所有权似的。

一一二 我人乐意引用教宗庇护十二世,对这问题所给予的指示:「教会所以维护私产权,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上建立极其完善的伦理秩序。教会原无意支持社会现状,好像承认这现状是合乎天主旨意似的,更无意袒护豪门巨富,而忽视贫困者的权利……教会的目的,是要使私产权制,完全合乎天主上智的计划和自然法的要求。」(宗座公报卷三六,一九四四年,二五三页)意思是说:私产权是人类自由的保障;同时,为重建社会秩序,私产权提供不可或缺的功能。
一一三 如上所述,最近在不少国家内,经济事业迅速发展,生产率亦非常增进。故正义与公平,要求劳工的报酬,在不妨碍公益条件下,应予调整,以期工人易於从事积蓄而购置一点私产。所以,有些人怀疑私产权之出乎人性一点,真太荒唐。因为所谓私产权,乃是出源於劳动的权利。何况私产权构成保卫人性尊严的有效手段,帮助人们在任何活动圈内自由履行其职责。最後,私产权巩固家庭的团结与安全,这对国家治安和繁荣不无裨益。

一一四 然而,只是承认人类享有天赋的私产权,和可以拥有生产其他物资的财产所有权不够,还须努力,使这权利普及到人民各阶层去。

一一五 按照教宗庇护十二世的明确指示,一面「尊严的人性,为了生存,拥有享用地上财富的天赋权利。与这权利相呼应的,便是应让人人在可能范围内拥有私产的任务。」(「万古常新」广播词,26节:近代教宗文献论公教政治理念)另一面劳动的高贵性也在要求「维持并完成一种社会制度;这制度应使各阶层人士,可以安全地拥有一份适度的私产。」(仝上,42节)

一一六 今天较诸已往,尤当强调:私产权应普遍化。因为如上所述,经济繁荣的国家日益增多。政府如能谨慎运用各种实验有效的技术,则不难调整社经制度,使人民更容易而更普遍地获得私产如:经使用而不立即消逝的财产:房屋丶土地,适用於工丶农家庭的工具与设备,投资於中型或大型公司的股票或证券。这在许多社经事业进步的国家内,已收获了美满的效果。

一一七 上述私产权显然并不妨碍政府和其他公共机关,可以拥有生产其他物资的财产所有权,因为「庞大的经济权,除非保留给国家,是不能让私人去操纵的。」(「四十年」通谕,114节)

一一八 现代特徵之一,是政府及公共机关的财产日形扩大。原因是公共利益需要政府承担更大的责任。但政府应完全遵守我人迭次强调的「辅导原则」,就是政府及公共机关,只可在真正公益明显需要范围内,始可扩大其财产,力戒使私人财产,遭到太过削减,甚至完全消灭的危机。

一一九 最後,我人不得缄默的一点,是政府及公共机关所设计的经济事业,应该委任经验丰富丶公正廉洁并对国家尽忠负责的人士来经营。此外,对其工作又应时时加以周至而缜密的视查,免得将经济行政大权,旁落於少数人手内,这与国家最高利益是全然敌对的。

一二○ 但我人前任教宗们也经常强调:「私产权内存在着社会性责任。这点出乎造物主的旨意。祂创造了万物原是要整个人类,用以合理地度其暂生。」一如教宗良十三世在「新事」通谕中所说:「任何人接受了天主赐与的丰厚恩惠,无论是肉体方面或身外的,也无论是精神方面的,他们接受的目的,该是为了成全自己,同时替天行道,利用这些恩典来加惠於人;所以怀着才能,切勿缄默;握有财富,慎勿吝於慈善施舍;技有专长,当思尽量利用,并与他人分享其利。」(「新事」通谕,22节)

一二一 现在政府和公共机构的任务虽然较前大增,但不得因此而如某些人所发表的谬论,否认私产权的社会性责任。因为这责任是出源於私产权本身的。事实证明,历代存在着无数民间疾苦和不明显而严重的贫困,乃政府无法照顾和救济者。因此替私人慈善和基督博爱,常展开着广阔的救济范围。的确,由私人或私人组织的团体所举办的事业,在推动精神价值上,较诸政府所做,显然更有效率。

一二二 最後,还该注意一点,私产权虽为福音所证实,但耶稣基督曾屡次劝告富人,把财物布施穷人,以换取天上财富:「你们不要为自己积贮财宝於世上,那里有虫蛀,有蚀,那里也有贼人穿凿偷窃;该为自己积贮财宝於天上,那里无虫蛀,无蚀,也无贼人穿窬(编按:即挖洞)偷窃。」(玛六:十九-二人○)耶稣又曾训示,凡施与穷人的一切,便等於施与他自己:「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对我这些兄弟中最小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仝上,二五丶四○)

第二章 若望廿三世的新观点

应促成经济各部门间的平衡

一二三 时代越进步,越明显地看出正义和公平原则的应予实行。不仅工人与企业管理人之间的关系如是,经济各部门间,或一国内经济状况不同地区之间,乃至全世界社经事业发展不同的各国之间的关系,也无不如是。

推进农业方案

一二四 我人在谈及农业问题时,首先发现:农民的数字,整个来说,虽然未见减少,但不少农民离弃了生於斯长於斯的乡村,而投入商贾云集的市镇,或工业荟萃的都会,却是无可置疑的。这种现象几乎普遍发生於世界各国,而且人数相当庞大。因此对人民的生活及其尊严,引起颇不易於解决的困难。

一二五 尽人皆知,经济越繁荣滋长,则农民数字越见消退,而从事机械工业或其他职业的工人群众,越形膨胀。我人认为农民之所以扬弃农业而转入其他生产工业者,固然多次由於为工业经济的发达所诱导,但刺激他们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偏僻的乡村,毫无改善生活的希望,而发生逃避心理;羡慕新奇,欲一尝别种生活滋味──这是现代常有的事──;希望马上致富,和享受繁华都市所能提供的自由及舒适生活等。但最大原因,无疑地尤其在於他们随时随地见到自己的工作没有多大出息,自己的生活和文化水平都躺在一般人们以下。

一二六 於是,几乎所有国家,都在谋求解决如此重大问题的方案。首先应当考虑者是:为使农业生产率,和机械工业及其他公共服务的效率差别不致太大,何者是应实施的有效策略;要怎样处理,才可使那些由机械工业或其他任何职业取得大笔收入的市民所享有的优越生活,与农民的艰苦生活,两者之间距离不太遥远;如何可使农民消除自认不及他人的自卑心理,而深信自己藉着农村生活与辛勤劳作,不仅能充实和培养自己的人格,而且能保证来日的生活安定。

一二七 我人以为,对这类问题提供几条实用的原则,是颇合时宜的举措。这几条原则适用於任何时代,但实施时必须迎合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的环境,所认可丶暗示或要求的条件。

复兴农村的具体方案

一二八 人人,尤其政府,必须致力於增进农村的公益事业,例如:公路保养丶运输及通讯工具丶卫生食水丶住宅丶医药丶国民学校丶技术及职业训练所丶宗教及娱乐设备,以及农民住宅的现代化装置等。这些供应都是农民度适当水准生活的必要因素。如果农民缺乏这些供应,则农村社经事业便无法推进,或将拖延其实现,而农民抛弃田园的不幸事实,便无从加以估计与控制。
一二九 此外,国家经济应当逐步进行,务使经济各部门间有着适当的平衡。因此,首先应设法在农业的生产技术和田地的耕耘上,采取现代化方法,并根据全面经济状况的许可或需要,购置农业机器。这一切,应尽量加以完成,务使农业与工业等互相抗衡,不分轩轾。

一三○ 其结果,不但可使农业区有力消费机械工业出产的大量货品,而且各式公共服务,也将因了农民的更大需求而赚取到利润。而农业则可为机械工业丶公用事业和整个国家,供应优良而适用的农作物及产品。何况农业的繁荣还能稳定物价。而这点又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三一 如果人们采纳上述建议,除了上述结果外,尚可获得其他好处:一丶因了逐渐采用新式机器而剩馀出的劳工,对他们的来由和去路比较易於控制和统计。二丶农民将能受到较好的职业训练,而可从事别种工作。三丶农民将不缺乏经济能力和赖以培养其心神的援助,而更适宜於应付新的社会环境。

农业政策的改进

一三二 国家当局,为使经济各部门,平衡发展,需要厘订高明的农业政策。这政策应注意税捐丶贷款丶社会保险丶物价稳定丶发展副业及改善农业制度。

一三三 关於税捐,依照正义及公平原则,不应超过民众的负担能力。

一三四 在厘定农民税捐时,公共利益要求国家当局,明了农业的收获比较迟缓,且可能遭遇严重的意外。这亦是农民比较不容易取得为增产必需的资本的理由。

一三五 由於上述原因,有钱人自然更愿投资於其他营业,而不愿投资於农业。为了同样原因,农民也无力负担较高利息,连商场所有普通利息也不克负担。职是之故,政府不但应为农民制定特别贷款法,而且应设立特别贷款机构,以轻微利率提供农民所需要的资本。

一三六 此外,还须替农民订定双重保险制:一丶关於农作物的保险;二丶关於农民本身及家属的保险。理由很明显。每位农民的收入普通低於机械工业及其他职业人员的收入。因此,如果农民的社会或安全保险逊於其他阶层的国民,则是违反社会正义和公平原则的。因为一般来说,社会或安全保险原不该有任何区别,不拘人们在甚麽经济部门工作并由甚麽职业赚取收入。

一三七 何况社会或安全保险,特别可以协助政府,将全国收入依循正义和公平原则,分配国民。这制度应该视作削弱国民各阶层间所有不平衡的方法。

一三八 由於农作物性质特殊,故应运用经济专家所提供的方法,保持其价格的稳定。这点如由与农业有关的各方面人士处理,固然很好,而且是应时的,乃至是必须履行的准则,但政府不得完全置之不理。

一三九 还有一点不得不予提及:农作物的价格,往往祇足以抵偿农民的劳动而已,并不足以抵偿其投下的资本。

一四○ 所以,教宗庇护十一世,在「四十年」通谕中,谈到公共利益时说:「这里应该特别注意,工资之间所应有的公正的比率」,接着又说:「这比率与各种职业如农业丶工业等产品的价格比率,有极密切的关系。」(「四十年」通谕,75节)

一四一 理由是:农作物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必需品,故其价格,必须降低到使人人有力购买。但如果因此而导致整个农民阶层,陷入更恶劣的经济状况中,使他们无力购买为度相称人性尊严的生活所有必需品,则无疑是违反正义,且显然是破坏国家公共利益的举措。

一四二 此外,在农业区,同时促进机械工业,并举办保管丶销售及转运等公共服务,也是很合时宜的。还须添设其他经济部门和技术事业。其目的,是使农民家庭在其生活并工作的农村里,有可能补充其收入。

一四三 无人能拟定一个总则,指出何者是取适宜的农业制度。因为各国农业状况太不一致,至论全球各地,则更相悬殊。但一本人性及基督训示来估价人格及家庭尊严的人们,一定认为:标准的农业制度,应该真像一个重视人们尊严的丶家庭式的制度。在这制度下,人们间的关系及各种经济措施,应完全吻合正义原则和基督精神。人们必须竭尽全力,在时势许可范围内,实现这为人所切望的理想制度。

农民与技术训练

一四四 但要使上述家庭式农业制度稳定巩固,则必须使农民由这制度,获取足以使其家庭度相称生活的费用。要达成这目标,必须使农民对自己职业拥有卓越的知识,懂得利用现代发明,并在增进生产率方面接受专家的辅导。此外,还须组织农业合作社,设立农业团体,并应让农民积极参与政治等公共事业。

农民劳动的崇高价值

一四五 我人深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文化和推动农村社会事业,首要主动者便是农业当事人──农民自身。他们应彻底明了其劳动的价值。他们好像住在造化的伟大庭院中,经常周旋於动植物间。动植物的生命,循着定律而生生不已,好似表现着某种无限量的物事,令人思念创造并亭毒斯世(编按:意即化育这个世界)的天主。此外,农民的劳动,不仅产生供养人类的各种食粮,而且丰富地供应机械工业天天应用的原料。

一四六 何况农民的劳动,本身便具有其崇高性。农业运用许多属於技术丶化学及生物学的知识。又因科技的进步对农业关系重大,故须立即赶上时代的需要。不宁唯是(编按:不仅如此),这类劳动还具有某种内在的崇高,因为它要求农民,对时势也拥有清晰的认识,并懂得如何适应之。它要求农民耐心期待将来,并了解自己任务的重要,而振奋其心志,来接受新的考验。

农民的团结
一四七 还有一件不得忽略的事情。在农业区也如在其他从事生产的工业区,农民必须精诚团结,尤其有着上述家庭式农业制度的地区。农民应互相信任,一心一德,建立合作社和职业工会。这一切,为使农村获致科技进步的恩泽,并维持农作物的价格,非常重要。这样一来,农民便能和有组织的其他工人,并驾齐驱。同时,在政治方面亦可获得相应的分量或影响力;因为在现代,个人的发言,正如俗语所说,不啻过耳之风。

一四八 农民亦如其他工人阶层一样,如要显示其力量及重要性,慎勿轻忽伦理规条和国家法律,反而该使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与其他工业界的权利和利益互相调协,并和他们共同努力,谋求国家公益。又,农民如果尽其可能,从事增进农村经济,他们便有权利要求政府,补助其所不足,只要他们重视公益,并竭力为公益有所贡献。

一四九 所以我人对那些在世界各国,推行合作社,并举办其他社团,勤勉地指导农民,使他们在人类社会内,不但拥有相当的经济力量,而且享有相当体面的生活的子女们,表示嘉奖。

一五○ 在农民劳动内,包含着提高品格,玉成自己,和培养道德的各种因素。故农民该尊重自己的劳动,视为来自天主的高尚事业;也该把这劳动,奉献与掌管一切并引人得救的天主。最後,农民也该在某种程度内,承担起在自己及别人身上,提高文化水准的责任。

应促成国内各地区经济平衡

一五一 经常见到,同一国家的国民,在经济及社会福利上,有不同的享受。其原因是由於他们居住和工作的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异。在这场合下,正义与公平,要求政府,设法把这不平衡的现象,彻底根除,或至少加以减削。因此,政府应努力在经济落後地区,设立特殊的公共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应适应时代及地方情形,并在可能范围内,赶上一般的生活水准。为达成此目的,应制定适当的政策,慎重处理下列问题,如:就业丶移民丶工资丶课税丶贷款丶投资,尤其投资於能刺激其他技术的工业。这一切,不但有利於安顿劳工,鼓励人们举办企业,而且有助於开发当地资源。

一五二 不过,政府所有措施,应只限於谋求公益。其计划既应顾到全国公益,则必须使农业,工业及公共服务,在可能范围内,於同一时期,以同一比例,平衡进展。又应设法使经济落後地区的人们,如果他们有意推进其经济丶社会和文化的话,能感到自己是繁荣进步的主要负责人;因为对事业进展有特殊贡献的人,才称得起是荣誉的公民。

一五三 故此,为使一国内的经济,平衡发展,负责私人企业者,也该尽其所能。政府更应依循「辅导原则」,爱护并援助私人企业,让私人完成其所创办的事业。

应促成国际经济平衡

一五四 此处应予注意者,是在许多国家内,耕地的面积和人口的数字,有极大的差别。有些国家人口稀少而耕地广阔,有些国家则人口稠密而耕地缺乏。

一五五 也有不少国家,其土壤虽极肥沃,然因农具的粗劣古老,致不能有足用的产量;反之,另一些国家,则因使用现代化方法,致使生产过剩,而损及整个国家的经济。

一五六 显然,人类的相互联系及基督徒的弟兄关系,要求人们积极互助。这不但有利於物资丶金融和人力的交流,而且也可减轻各国间的分歧。关於这点,容後再论。

一五七 我人於此不得不盛赞联合国,对食粮增产与发展农业所成立的粮农(F.A.O.)机构。其主要宗旨,是促使各民族互相亲善,在经济落後国家推进现代农业,并援助闹着粮荒的民族。

富庶各国应援助贫弱各国

一五八 现代至严重的问题,亦许就在如何调整经济先进国家和经济落後国家间的关系上;前者享有安乐的生活,而後者则闹着难挨的穷困。现代世界各国既彼此接近到好像共居一堂,则富庶国家不得忽视在艰苦中挣扎并挨受穷困与饥饿,甚至基本权利也享受不到的其他国家。何况各国间的依属关系日趋密切,如果它们之间的社经状况太不平衡,则决难维持永久而有利的和平。

一五九 我人既深爱天下人如子女,故自觉有责任再度声明:「对挨饥受饿的民族,我们全体都应负责。故每人及一切人,尤其生活富裕者,应激发其对这责任的意识。」(宗座公报卷五二,一九六○年,四六五页。)

一六○ 依照教会经常的训诫,可以容易看出,公教信友既为基督妙身的肢体,更有济贫的责任。若望宗徒说:「我们认识了天主的爱,因为祂(基督)为我们舍了自己的生命;那末,我们也应为弟兄们舍命。谁若拥有财富,见其弟兄有了急难,反而对他堵塞其怜悯心肠,天主的爱怎能存留於他内?」(若一,三:16-17)

一六一 所以,我人乐於看到生产技术较为进步的各国,慨然援助落後国家,使能容易改进其经济情况。

一六二 某些国家的食粮及农作物生产过剩,另一些国家,则大批人民受着穷困饥饿的煎熬,这是众目昭彰的事实。正义与人道,呼吁富庶国家援助贫困国家。如果把生活的必需品,加以抛弃或浪费,则是违反正义和人道的事。

一六三 我人并非不知,物资尤其农作物供过於求的地区,可能为某阶层的人们造成损害。但不得因此而使物资剩馀的国家,逃脱解救贫困与赈济饥馑的责任。而且还该全力设法,减轻这种由生产过剩而招致的损害,并使人人平均负担之。

援助落後国家尤在给予技术训练和资金

一六四 但上述援助,结果并未能立即根除许多国家的贫困与饥饿,因为贫困与饥饿的真正原因,在於生产方法太过落後。故补救办法,是应采取各种步骤,使人民一面接受技术和职业的良好训练,一面获得资金,俾能以现代化方法,发展其经济事业。

一六五 我人由各方面体察到,近年来,援助贫困的丶生产工具不敷应用的国家,使能顺利发展其社经事业的责任意识,已深深盘踞在许多人心内。
一六六 我人也见到,为达成这目标,世界性或一国单独组成的团体,私人或私人会社,都在给那些贫乏国家,日益慷慨地提供生产技术的援助;并给许多青年以奖学金,使之攻读於先进各国的大学内,接受适应时代环境的科技训练。此外,更有由各国或一国,乃至由私人创办的金融机构,经常贷款予经济落後国家,使能举办生产企业。对这些慷慨措施,我人特此致以诚恳的赞誉!希望富裕国家,日後更加努力,对正在发展中的各国,在科学丶技术和经济上,多多予以援助!

一六七 关於这点,我人认为,我人有责任有所奉告。

一六八 经济一无发展或略有发展的国家,对於生产丰富的国家,知所取法,是明智的作为。

一六九 为应付人类对未来的顾虑及所有众多需要,应以比较进步的方法生产更多的物品。但同样重要的,是将所有产品平均分配给国民。为此,必须努力,使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并肩前进。同样,应使农业丶工业及公共服务,平衡发展。

援助他国应注意的几点

一七○ 经济正在发展的各国,往往拥有由於地方习俗,或由於前辈富有道义的传统,或由於民族的特性所产生的若干显着特徵,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一七一 富庶国家援助贫弱国家时,见到这些特徵,不但应予尊重,而且应谨慎从事,切勿迫使他们则效自己的生活方式。

一七二 经济进步的各国,在援助贫困国家时,尤其应力戒存心自私,窃取彼国政权,以遂其统治阴谋。

一七三 如不幸发生这种情形,则必须清楚宣布:他们是在实行某种殖民主义;虽然假借美名,巧加掩饰,仍然是许多国家最近所挣脱,并已被废弃的旧殖民主义。这类殖民主义,危害国际间的关系与各民族的和平。

一七四 故正义所要求者,是以技术援助他国经济发展者,必须放弃统治野心,并应如此援助正在发展中的国家,使他们能有一天在经济和社会事业上,自行发展。

一七五 如能这样做去,则对组织世界性团体的伟业,必有极大效益。在这世界性团体内,各国都将意识到本身的权利和义务,而同心同德,共谋各民族的公共繁荣。

注意精神价值

一七六 一国内的科学丶技术丶经济和繁荣,如能并肩前进,则决无疑惑,对国家文化,必有极大的贡献。但每人应深信不疑者,是这并非至高的利益,而是藉以求取至高利益的适当工具而已。

一七七 为此,我人非常痛心,因为见到某些经济进步的国家内,不少人决不顾虑价值的正确等级。他们对於精神价值,或完全藐视,或根本抹煞,或竟全盘否认。同时激烈地图谋科学丶技术和经济的进步,并将物质价值往往视为人生最高价值。於是,富庶国家给经济落後国家的援助,便一变而为危害落後国家的阴谋。而落後国家的人民,反倒因了传统,尚能意识到道德生活所依靠的主要精神价值,并奉为生活奎臬。

一七八 所以,存心破坏这些民族的道德意识者,是非常卑鄙的行为。对这种意识,不但应予尊重,而且应加以玉成;因为真正的文化,便奠基於这意识。

教会对各国的贡献

一七九 依照天主旨意,圣教会是属於普世万民的。这有事实来证明:一是教会实际上已普及全球各地,二是她非常愿望容纳各民族。

一八○ 圣教会既集各民族於基督,则其对各民族的经济及社会进步,不可能无所贡献;过去和现在的事实,足资证明。凡自命为教友者,都有义务和责任,尽其可能,改善国家制度,并竭全力,不但使人性尊严不受污损,而且应打破一切难关,推进一切导引人们崇义进修的工作。

一八一 圣教会的精神流通於某一民族的血脉中,决不是,也不可能是强加於该民族的外来制度。凡教会所在之处,该地人民便重生或复活於基督;但重生或复活於基督者,绝不会感到自身受着外来力量的压迫,反会感到自身获得了完整的自由,情不自己地归向天主,凡他们认为圣善而正义的事,便决心加以完成。

一八二 我人前任教宗庇护十二世明白强调说:「以忠实捍卫天主真理为职责的教会,决不企图遏抑或小视各民族所有特色。各民族都有权利热烈而虔敬地保持这些特色犹如神圣遗产。教会所追求者是人类的团结,是倚仗深入人心与人人应当积极履行的圣爱所培育的团结,而并非只是外在的,削弱内在力量的一致化。凡有助於智慧地发展丶适度地增进智能与精力的尝试与制度──出自各民族内在特性的一切──只要不违反人类共同的原始与宗旨加给人们的任务,教会慈母皆予以赞成并拥护」。(「教宗」通谕,35节:近代教宗文献论和平问题)

一八三 所以我人看到经济落後国家的公教国民,在尽其所能,推进本国社经事业上,决不逊於其他国民时,至感欣慰。

一八四 另一方面,我人也见到,富庶国家的公教国民,多方出力,促使其国家给贫乏国家,以更有利於发展其社经事业的援助。尤堪赞许者,是亚丶非二洲的青年,获得多方面的丶性质不同的丶一年多似一年的奖学金,以在欧丶美各大学,攻读科学和接受技术训练,使他们回到经济落後地区後,施展其本领而克尽其职责。

一八五 我人的可爱子女,在世界各地,以勤勉机智,推动各民族的真正进步,并替其文化灌输有益的活力;这点明白显示圣教会永恒的德能和效力。我人对他们乐意表示谢忱和嘉勉。

特论人口过剩问题

一八六 最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尤其贫困国家,对经济发展及食粮供应,如何应付人口大量增加一点,掀起了激辩。

一八七 不少人,根据统计数字,预料数十年後,全球人口将大为增加,而经济发展将更形迟缓。他们结论说,除非对生育有所节制,则不久之後,人口数字和生活必需品间的不平衡,将越来越大。

一八八 根据经济落後国家的统计,更可证明以上的推测。由於新法保健和医药进步,儿童减少了死亡的危机,成人也延长了寿命,生殖率素来很高的地区,至少在不短时期内,仍然继续繁殖;每年出生的人数,超出死亡的人数;而物品的产量,在这些国家中,却不足以供应众多人民的生活费用;因此,这些国家的生活水准便无从提高,也许会更糟。为避免这危机,有人便以为应当避孕和节育了。
一八九 说实话,由世界各地,出生人数与物品产量之间的比例,不能断定目前或将来,将发生严重困难;因为对这问题所有论证,仍是争辩不上丶犹豫不决,莫衷一是的臆说。

一九○ 天主的仁慈和上智,既赐予自然界以取之不竭的资源,又赐给人类灵敏的天赋,使能运用适当工具改造自然界物质,以供自己生活需要。故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切勿寻求除违反天主钦定的道德律外,尚能破坏人类生育能力的手段,而应努力运用科技发明,以彻底认识并广泛征服自然界威能。直到目前,科技所有进步,足以使人对未来孕育着几乎无限量的希望。

一九一 我人并非不知,在某些地区和经济落後国家中,的确发生这种困难。但其原因,则是由於其经济社会事业办理不善,致使每年增加的人民无法获得生活必需品;同时亦因为各民族不肯团结合作。

一九二 即使事实果真如此,我人仍明白宣布,为解决这问题,决不得采用违反人性尊严的手段;祇有认为人性及生命无非物质者,才敢於提出这类方法。

一九三 我人认定,唯有使经济及社会事业的发展,不但泽及私人而且惠及整个人类社会,同时,这类发展又应维持并增进人类真正价值,始克求得这问题的解决。谈到这问题时,首先应注意者,是应尽其所能,重视人性尊严及人类生命,因为人类生命较任何物事更为高贵。此外,为解决这问题,普世各民族必须通力合作,并为了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大家互相交换知识,流通资金,并让人们迁出及移入。

一九四 我人特此郑重声明:惟有在一夫一妻,不可拆散的,而对於教友又是被提升到圣事地位的婚姻制度下,所组成的家庭中,才准繁衍人类生命。又因人类生命是经过思虑而传授的,所以必须遵循天主神圣丶坚定丶不可侵犯及人人都应承认并恪守的法令而行事。故此,任何人不得将对动植物所施行的人工生育方法,施之於人。

一九五 人人应将人的生命视为神圣的。因为人的生命,自始便需要造物主的行动。故凡违背天主这些法令者,不但冒犯天主的威严,而且污辱自身及人类尊严,并且削弱国家内在活力。

一九六 父母有教育子女的权利和责任。至关重要者是:不但应使下一代接受作人及作教友的训练,而且应使之对人生任何事件,尤其对建立家庭,对生育及教养子女,认真负责。此外,不仅应灌输给子女,对天主上智安排的坚实信赖,还应使他们以坚决的丶逆来顺受的意志,承担劳苦与艰难。人若在传授生命与教育子女上,接受了与天主合作的高尚而重大的责任,便不得推委承担艰苦。在这项非常重大的事上,再没有圣教会所提供的训示与天主的助佑,更为有效。因此圣教会所有自由行使其职权的权利,应为人们所承认。

一九七 在创世纪上记载着,天主造人後,给人颁布了两条相辅相成的命令:一是传生後代,「你们要生育繁殖」,二是治理大地,「你们要布满大地,征服大地。」(创一:28)

一九八 这第二条命令,并不含有毁灭万物的意义,而是说,万物的宗旨,在於提供人类生命所需的一切。

一九九 所以,我人见到现代的矛盾,不禁忧心如焚。一面人们将物资的缺乏,说得这样严重,致使人类生命除饿死冻死外,好像已别无出路。另一面人们又将所有科技的新发明及大量资源,用以制造毁灭和杀人的武器。

二○○ 上智的天主赐给人类的资源,原是足以使人们胜任愉快地承担生育和教养子女的任务的;但若人们心术败坏,脱离正路,妄用上述一切,来做违反理智,违反人类社会天性,违反天主旨意的恶行,则当然难能甚至不可能承担家庭责任了。

世界性问题应由各国合力解决

二○一 由於科技的进步,今天各国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而各民族间的互相依属也更形密切。

二○二 因此,目前在科技丶社经丶政治丶文化范畴内所有分量较重的问题,往往超越单独一国的能力,有时需要许多,甚至全球所有国家的群策群力,共同合作。

二○三 单独一国,即使其文化丶学术丶人民的众多与智慧,经济的发展,物资的丰饶,版图的广阔,都出人头地,但若与其他国家实行隔绝,则往往不能适当地解决重要问题。由於各国需要互相辅助,彼此成全,故惟有在顾全其他国家的公益条件下方能顾全自己的利益。为此各国除彼此亲善和互相合作外,别无他途可循。

各国应互相信任

二○四 可是,虽然各私人丶各民族丶各国家对彼此亲善和互相合作的重要,意识得日加深刻,但人们尤其政府首长们,往往似乎无力实践天下万民所渴望的上述两项任务。理由并非缺乏科技或经济能力,而是他们的互不信任。果然,私人和各国经常互相疑忌,害怕他国蓄意侵略,害怕他国乘机施展阴谋。从而各国乃藉口抵制突袭,而从事制造用以保卫领土完整的武器。
二○五 於是各国所有庞大的人力物力,给人类带来的不是福利而是灾祸。结果是各私人各民族,感到极度的不安并懒於接受更大的工作。

二○六 互不信任的原因,似乎由於人们,尤其各国首长的人生观有所不同。有些人竟敢否认超越人类和世物的,整个人类必须绝对服从的,对人人有同等拘束力的,真正律令的存在。人们既然缺乏一个公认的正义律令,当然在任何事件上无从取得协议。

二○七 「正义」和「正义的要求」二词,虽已众口传诵,但对这二词的意义,各有各的见地,甚至往往各持相反的见地。故此各国领袖,提到「正义」和「正义的要求」二词时,不仅不能达成协议,反而多次成为激起严重争辩的原因。於是,在他们心目中,以为要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利益,除诉诸武力──重大不幸的恶因──外,已别无途径。

二○八 要使各国当局衷诚相与彼此信任,首先必须使双方承认并恪遵真理和正义法令。

各国互不信任的原因:否认天主实有

二○九 但伦理法,原是以天主为基本的,背离了天主,则伦理法将根本失效。人不但有肉体,而且有一个兼具理智和自由的灵魂。这灵魂急切需要以宗教为基础的伦理法。宗教远较任何其他外在力量和工具,更能顺利解决私人或社会,一国或各国的各种难题。

二一○ 然而,今天仍有人以为:靠了科技的发展,可以置天主於不理,单凭人力便可以建立最优越的文化。其实,正为了科技的进步,人类才多次陷入世界性困难中,而这些困难,除了承认创造并统治人类的天主的权威外,无法解决。

二一一 连现代科学本身,似乎也在证实这真理。现代科学替人们开拓了一个近乎无限广阔的视野,结果是许多人认为:高深数学并无力探究万物的性质及其变化,也无法以适当语言,加以说明,所可能者,只是推测而已。同时,目睹由技术和机器产生的庞大威力而吃惊的人们,既然知道这威力可以造福人群,也可祸害社会,就必须把有关精神和道德的一切,置诸其他事物之上,以期科技进步不致成为毁灭人类的工具,而成为建立人类文化的辅助因素。

二一二 现代富庶国家的人民,逐渐感到身外财富之不能满足人心,并从心底拔除了现世天堂的幻想。同时,他们不但日益意识到自己拥有完整而普遍的基本人权,而且设法建立彼此间更为平衡而适合人性尊严的关系。结论是:人们业已开始承认人力的有限性,并较前更为勤勉地追求精神价值。这一切呈显一线希望,行见不仅各私人,而且各民族,都将乐於同意互相合作,以做出更加有利的贡献。

第三章 重整社会的具体工作

公教社会学奠基於宗教思想

二一三 现在一如已往,科技的发展,促使各国关系日趋频繁。故必需设法使一国与一国或全世界所有各国间的关系,更为吻合人性,更为平衡。

二一四 对这问题,思想界出现了许多藉刊物而流传四方的学说。其中有些早被唾弃,已成明日黄花;有些改弦易辙,已失庐山真面;有些逐步消沉,已不为人注意。其原因是由於这些学说,未能触及全部人生,或未能抓住人生要点,而且亦未能谈到:人性弱点如疾病痛苦等,乃是不可能全部治疗的,即使有着最完善的社经制度。因此,各地人们,在内心里感到不可抑制的宗教思想,而这思想又非任何暴力所能消灭,任何诈术所能摧毁的。

二一五 现代流传着一种极其荒谬的思想,说本性灌输於人心的宗教思想,当视为一种虚构的幻觉,并应由人心内彻底加以清除,因为这与现代精神及不断跃进的文化,大相径庭。其实,人们这种向往宗教的内在倾向,正说明人类是天主所造生并以天主为归宿的。如圣奥斯定所说:「主,我们是为你而受造的,我们的心,除非休止於你,不得安息。」(忏悔录一丶一)

二一六 因此,人类如果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尊严,意识到自己是由天主造成的,是天主的子女,天主是万物的最初原因和最後宗旨,则科技与经济无论如何进步,世界上不会有正义与和平。人类一背离天主,则对己对人皆将成为残酷的怪物,因为人类相互的关系,建立在人的良心对天主的正确关系上,而天主则是真理丶正义丶仁爱的根源。

二一七 众所周知,在若干国家内──其中有些国家自古便受了天主教教义的薰陶──许多我人的可爱子女,数十年来,遭受到残酷的迫害,这种不幸事实,在世人面前一面昭示着被人迫害者的高贵品格,另一面昭示着迫害人者的极端凶暴。这虽不足於导引後者回头,却可以感动多人反省。

二一八 现在最昏愦(编按:即昏乱)的特点是:人们一面妄想建造今世巩固而完美的秩序,另一面却偏又扬弃万有的必要基础:天主;一面立意发扬人性的伟大,另一面却偏又将人性伟大所从出并赖以维持和滋长的泉源:天主,予以涸竭,意即尽力阻止甚至粉碎人心归向天主的冲动。然而我们这时代所有不幸变故,曾使许多人大失所望及至悲痛欲绝。这证明圣咏上的话是不错的:「若非天主建筑房屋,则建屋者将徒劳无功。」(咏,一二六丶一)

二一九 无疑,天主教对人类社会生活所标榜和发表的教义,是具有永恒效力的。

二二○ 这教义的首要点是:私人是社会组织的基石丶原因和宗旨。而所谓人,则是具有合群的天性,并且已被提举到超性地位的人。

二二一 根据这条肯定并维护人性尊严的重要原则,最近一世纪来,圣教会藉神职人员与在俗博学之士的协助,清楚确定了有关社会问题的法令,以调和人类的相互关系。这法令既适应事物的本性,又符合人类社会所有不同状况和现代特质,因而这法令为人人所乐意接受。

二二二 但目前当务之急,不仅使人认识这法令,而且应依照时代及地区的各式环境所许可或需求的方式,将这法令付诸实施。我人不仅奉劝散居各地的神昆及子女,且也奉劝全球所有善心人士,共同担负这艰苦而高尚的任务!
应宣扬公教社会学

二二三 首先,我人强调:圣教会的社会学,与其对人生所提出的理论,是不能分割的。

二二四 因此,我人希望大家更深入地研究教会的社会学。虽然我人知道若干学校和修院已在切实这样做,但我人仍然特此劝告天主教各级学校,尤其修道院,应以教会社会学为必修科。我人亦希望各本堂区,各俗人传教善会,把这些有关社会问题的理论,列入宗教教材的目录中,鼓励教导其属员;并利用各种刊物如日报丶期刊丶各式专门或通俗杂志,以及广播丶电视等现代方法,来宣扬教会的社会学。

二二五 为使教会的社会学广泛地深入民间,我人认为我人的在俗子女能提供很多合作和贡献。他们不独自己应加以学习并付诸实施,而且应设法使他人亦明了这些理论的意义。

二二六 他们应当深信,除非给人们指出,教会社会学理论如何有利於解决现代困难,则决不能显示这些理论的正确和效力。这样一来,则可能使那些因不知而反对之者,回心转意,并使他们将来由这些理论汲取光明。

应实现公教社会学

二二七 然而,任何社会学理论,尤其圣教会的社会学不祇宣传了事,而应付诸实践。因为圣教会的社会学,其光明是真理,其目标是正义,其主力是仁爱。

二二八 所以,我人的子女,对圣教会的社会学,除拥有清楚的了解外,还须接受实行这社会学的训练。

二二九 为使这训练臻於圆满,必须普及於人们的各种任务上;故当务之急,是鼓励教友,在社经问题上,使自己的行为一依圣教会的律令为准绳。

二三○ 将一项理论付诸实施,本身便不无困难;何况尝试将圣教会的教义予以实行呢?理由是因为在人心深处,深藏着无羁的贪婪,又因为在今日人类社会中,到处蔓延着唯物论精神,有时也因为不易认出,在事实上,正义究竟要求的是甚麽。

二三一 既然如此,但是笼统地教人在社经问题上,依循圣教会的理论和教友的作风行事,是不够的;必须指出如何完成其责任的具体途径。

二三二 只是教人者执行任务,而受教者一无作为,单讲理论而不身体力行;这种训练,我人肯定是不够的。

二三三 谚曰:「凡不实行善用自由者,则不知正确享用自由。」同样,在社经领域内,凡未曾依照圣教会理论身体力行者,则不能获致依这理论去实行的知识。

二三四 因此,在俗教友的传教组织,在普及公教社会学理论上,应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志在使一切俗务公教化的善会。其会员应首先在日常俗务上训练自己,然後才能妥善训练青年去实行这类社会任务。

二三五 这里相应促请一切人,不分贫富贵贱,永别忘记下列两点:人心决不得背弃圣教会所指示的人生意义:人应依仗天主助佑持守节德并忍受世苦。

二三六 不幸,现代有不少人,为情欲的缰锁捆住了心灵:他们一生所追求者似乎仅是快乐,和情欲的满足。这点所造成的损害,不但为灵魂,为肉体亦非常严重。人即使只以本性智力来看事,亦该承认,只有在一切事上节制自己,压服私欲,才是明智之举。人如再就天主的法令思量,则不能不知道,基督的福音及教会的神修,无不要求教友切实控制私欲并坚心忍受人生艰苦。这些德行,不独使灵魂获得控制肉体的权力,且能有效帮助人,洗刷除了耶稣基督及无玷圣母外无人能免的罪罚。

实现公教社会学的步骤

二三七 圣教会的社会学,大抵可分三个步骤去实施:一丶观察实际情形;二丶在社会学理论的烛照下,缜密研讨该实际情形;三丶依照时地的习俗,决定何者可行,何者当做,以实现该理论。这三个步骤可以三句话概括之:观察丶判断丶行动。

因此,青年对上述三个步骤,不但应心领神会,而且应尽其所能,予以实践,别以为仅将所学得的原则存思於心已足,而不需要事实的表现。

二三九 但实施这些原则时,连在心地忠诚的教友间,也可能发生歧见,遇到这类光景时,应该努力表示并实行彼此尊重,并互相交换意见,以求出一个共同点:如果事关重要,则应马上着手进行,千万不得以激烈的争辩,削弱自己的力量,也不得藉口精益求益而将可能或应当做的事,予以放弃。

二四○ 任职於社会经济事业的教友,往往会遇到持有与教友不同人生观的人士。在这场合下,身为公教信徒者,必须特别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变,别对他们的意见和主张妥协求全,致使宗教和道德的完整受到损害。同时,又应表示自己对别人的看法,乐意平心静气加以考虑,只要事情本身是善的,或能引致於善,便愿真诚合作,绝不图一己的私利。但若在这类事件上,教会权威有所命令或决定,教友应立即服从,不得迟疑;因为教会不独有权利和义务维护宗教和道德的原则,而且也可以以自己的职权,宣布如何实现这些原则。

二四一 我人在上面提出的一切,决应付诸实施。这尤其是我人在俗子女的任务;因为他们的工作,一般是以经营现世业务为对象的,或者他们是从事组织与上述业务有关的机构的。

二四二 为实行这高贵任务,在俗教友不特应先对自己的职业技术,富有经验,共依照适合於达到目的的规章进行工作,而且也该使其活动符合教会的社会学原则,忠实信赖教会的智慧,并以子女的孝爱服从其训诲。须知,若非在日常活动上,勤勉遵从教会亦即我人所提示的社会学原则,则等於放弃应尽的责任,并且损害他人权利,这样下去,可能削弱人们对这些原则的信心,好像说,理论固好,但缺乏领导人生的效力。

慎勿忽视价值等级

二四三 我人已经提起过,现代人类对自然界定律有了更高深更广博的研究,发明了征服自然界的工具,曾经并正在不停地举办值得惊奇的巨大工程。可是他们在致力於制服万物并改造万物时,却有忽略并削弱自身精神肉体价值的危险。我人前任教宗庇护十一世在其「四十年」通谕里,为此事忧心戚戚地发出警告说:「原罪以後,天主的上智,为了人类灵魂和肉体的利益,规定了应当操作的肉体劳动,现在却逐渐变成了作恶的工具。冥顽的物质从工厂出来,成为高贵的货品,人类却在工厂中腐化而变成更下贱了。」(「四十年」通谕135节)

二四四 教宗庇护十二世也明确地宣称,我们这时代的特点,便是一方面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他方面人类的自尊心却逐步消失;现代「最为可憎的现象,是人类在本性领域内,成为巨人,在永远及超性领域内,却变为侏儒。」(「百姓」广播词,12节:近代教宗文献论科技)

二四五 圣咏对崇拜偶像者所说的话,正可拍合在现代人身上;现代人往往轻忽自身,但对自己的作品却叹为观止,当作偶像来崇拜:「他们的偶像是金和银,是人的作品。」(咏,一一三,四)

二四六 为此,我人一本司牧关切全人类的诚意,恳切劝告我人的子女,在善尽自己职责并设法达成预期的目标时,切勿让自己的责任感麻木不仁,更勿抹煞价值等级。

二四七 圣教会一向声称,科技的进步的确为人生带来了许多利益,这些利益应当视为人类文化进展的标志。但同时教会也指出,人们对这些价值应就其真的性质来评判,意即其价值祇可视为人们用以达成其最高目的的工具,俾使人们在本性及超性界内造就自己。

二四八 故此,我人切愿我人的子女,常常洗耳恭听耶稣的圣训:「人若获得普世,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与他何益之有?或者他还能付出甚麽代价来赔偿自己的灵魂?」(玛,十六:26)

二四九 与这些指示有连带关系的,似乎是瞻礼日的休息问题。

二五○ 圣教会为维护人类固有尊严,经常命令人们谨守第三诫:「别忘了圣化安息日。」(出,二十:8)因为人是天主所造的,其灵魂又是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所赋与的。天主有权利也有权力,命令人类将每周的第七天奉献与永生的天主,举行虔诚而相应的敬礼,摒弃日常杂务,举心向往天上事物,并潜心省察自己的良心,以便得悉自己对天主所有必然而不可破坏的关系,究竟如何。

二五一 何况人有权利与需要,享有间隔性的休息,不但为松弛因劳苦工作而疲倦了的精力,同时得以享受一点正当的娱乐,而且也为增进家庭的团结,这团结要求全家各成员,保持生活的接触与和乐的共处。

二五二 总之,宗教丶伦理丶卫生一致要求有定时的休息。几世纪来,圣教会便已规定,教友应在主日上休息,参与纪念天主救赎并分施救赎功效的弥撒圣祭。

二五三 但我人深感痛心,并不得不予斥责的,是许多人也许并非存心轻蔑这条神圣的法令,却经常违犯之,致使我人可爱的工人,受到神形健康的损害。

二五四 因此,为顾全神形双方的利益,我人以天主的口气呼吁政府首长,工人雇主,遵守永生天主及其教会所颁布的这条律令,并真心承认自己在这事上,对天主,对人类社会负有应尽的责任。

俗务与宗教责任不相抵触

二五五 但为使人们不致误会我人上说的种种,以为我人的子女,尤其在俗的教友,对现世一瞬即过的事务,不必勤勉以赴,始不失为明智,我人特此加倍肯定,教友对这类俗务,必须日甚一日地辛勤工作。

二五六 果然,当吾主基督为教会的统一而举行庄严的祈祷时,替祂的门徒祈求圣父说:「我不求你将他们撤出这个世界,但求你保护他们於邪恶。」(若,十七:15)因此,不要幻想,以为救灵魂与操作俗务,二者互相抵触,不能并立,好像要达到教友的全德,非逃出世界不可,或以为要想不损及教友的尊严,则无论如何不得操心俗务。

二五七 反之,人类在日常生活上,靠了几乎人人不免的辛苦工作,以修养并成全自己,是完全合乎天主上智的圣意的。因此,教会在现代的重大使命,是使文化的进步符合人性及福音的标准。现代需要并热切请求教会的协助,俾能达成更高的理想,并能善於运用其已获致的成绩,不致为害人类。为此,如上所述,教会特别需要在俗教友的合作,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应当不惮烦劳,并为他人服务;同时又应藉着基督,全心与天主契合,为愈显主荣而工作,诚如保禄宗徒所说:「你们或吃或喝,或无论做甚麽,一切要为天主光荣而做」。(格前,十:31)别处又说:「你们无论做甚麽,在言语或行为上,一切都该因耶稣之名而做,藉着祂感谢天主圣父」。(哥,三:17)

二五八 凡有助於进修心灵和获得永福的人类活动与制度,为达成俗务本身所直接期待的目标,也具有莫大效力。吾主耶稣的宝贵教训是千古不移的:「你们先该寻天国及其义德,这一切自会加赐你们」。(玛,六:33)因为凡「在主内」成为「光明」者,「其生活自然要像光明之子」。(弗,五:8)这样的教友,在各种俗务上,尤其在许多人由於过火的自爱丶国家爱或种族爱所造成的困难而复杂的环境中,能稳健地判断,何者是依正义原则所当采取的行动。加以,凡为基督圣爱所启迪者,便不能不真诚爱人,不能不患难相助,人忧己忧,人乐己乐;其所做为,处处是坚定的丶愉快的丶富於人情的丶与人有利的。因为:「爱是含忍的丶慈祥的;爱不嫉?丶不夸张丶不自大丶不怀野心丶不求私利丶不暴躁丶不图谋恶事丶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格前,十三:4-7)

二五九 可敬神昆,在结束这道通谕之前,我人要提醒你们记起一端极重要与极真实的教义。这端教义指出,我们是耶稣基督妙身,即圣教会的活的肢体:「就如身体只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身体的一切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体,基督也是这样。」(仝上,十二:12)

二六○ 为此,我人诚恳劝告全世界的子女,无论其为神职人员或普通教友,要彻底认清自己的地位是多末高贵,他们与耶稣基督的结合,犹如葡萄枝之与葡萄树:「我是葡萄树,你们是葡萄枝。」(若,十五:5)因而他们有份於祂天主性的生命。如果教友与至圣救主心灵相契,则虽操作俗务,其工作,在某种方式下,是继续耶稣基督的工作,并由祂汲取救世的功能与效力:「那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的人,将结出许多果实。」(仝上,十五:5)人类的这种高贵工作,能导致人成全自身,并将基督救世的果实带给别人。同时,能使基督的教义犹如福音所说的酵素,渗入於我们生活并工作其间的国家和社会的脉管里去。

二六一 虽然,无可否认,现代患着严重的错误,遭受强烈的动乱,但目前时局,给圣教会的传教士,反而开拓了传教工作的广大场地,这使我人孕育着极大希望。

结论与祝福

二六二 可敬神昆,可爱子女,我人从良十三世惊人的通谕开始,凡有关现代社会问题的重要事项,都已向你们讨论过了。我人恳切劝告你们,对我人推演出的原则和方案,不但要加以深思熟虑,而且要竭尽所能,付诸实施。如果每人都勇敢去做,必将有助乎(编按:应为予)在世上巩固基督的神国,这神国是「真理与生命之国,圣德与恩宠之国,正义丶仁爱与和平之国。」(耶稣君王弥撒颂谢引)由这神国,我们将移居於天国,天主造生我们是为了这天国,我们热烈期望的也是这天国。

二六三 这是天主公教──万民的慈母与导师──的教训。其光芒照耀丶点燃并炽热人心;其警告具有上天的智慧并响彻於各时代;其效能对应付人类日益增多的需求,对减轻人生的烦劳与忧虑,常是极具神效的对症良药。圣咏的古调美妙地唱和着这些教训,不辍地坚定并超拔我们的心灵:「我要谛听(编按:聆听)上主天主说些甚麽;原来祂讲的是和平。和平与祂的子民,和平与祂的圣人,和平与那些全心归向祂的人。救恩确已接近敬畏祂者,使光荣显耀於我们的地面,仁慈与忠信相迎,正义与和平相接,忠信将从地面萌芽,正义将从天上注视,上主将赐以福祉,我们的土地将结出美果。正义在祂面前行进,救恩就在其足迹所至的路上。」(咏,八十四(编按:思高版,第八十五篇):9-14)

二六四 可敬神昆,这是我人为关切全圣教会而久欲颁发的通谕,在其结束处所要表达的愿望。我人切愿人类的救主天主──「基督由於天主,为我们成了智慧丶正义丶圣洁和救赎。」(格前,一:30)──在一切之中,在一切之上,永世为王,并光荣胜利!我人切愿,在社会秩序匡正之後,万民得享繁荣丶欢乐与和平!

二六五 可敬神昆,为使这些愿望得以实现,并为证实我人的父爱,我人给你们各位,给付托你们照顾的全体教友,尤其给乐意响应我人的号召者,恩爱地,在主内,赐予宗座祝福。

颁发於罗马圣伯多禄大殿,一九六一年,我人在位第三年,五月十五日
教宗若望廿三世

教宗若望廿三世,《慈母与导师》通谕,沈鼎臣译,载於沈鼎臣丶同文都编译,《近代教宗文献:论社会问题》,台北:安道社会学社,一九六八年。
准印者:罗光总主教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