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天主众仆之仆,保禄主教,偕同神圣会议之诸位教长,为永久纪念事。

绪言

救会与人类大家庭的密切联系

1 我们这时代的人们,尤其贫困者和遭受折磨者,所有喜乐与期望、愁苦与焦虑,亦是基督信徒的喜乐与期望、愁苦和焦虑。凡属于人类的种种,在基督信徒心灵内,莫不有所反映。教会是由团结在基督内的人们所组成。他们在走向天父之国的旅途上,由圣神所领导,并接受向人类宣报福音的使命。因此,教会深深感到自身和人类及其历史,具有密切的联檕。

大公会议向谁致辞

2 职是之故。大公会议在深加探讨了教会的奥迹后,不独向教会子女及信仰基督者致辞,而且亦毫不犹豫地向整个人类讲话,以期阐明教会寄居并活动于现代世界的意义。

因此,教会正视着世界及整个人类大家庭,并正视着这大家庭生活于其间的种种。世界是人类历史的舞台,世界常有人类奋斗、失败和胜利的戳记。在信友看来,世界乃由天主圣爱所造化,所保存;虽不幸为罪恶所奴役,却为战胜恶魔的基督,以其苦架及复活所救赎,目的在使它依照天主的计划,获致改造而臻于完善。

服务人类

3 我们这时代的人们,虽然对自身所有发明及技能,惊奇叫绝,但对现代世界的演变,对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及任务,对私人及团体所做诸般奋斗的意义,对人颣和万物的宗旨等问题,却往往感到踌躇不安。故此,大公会议立意将基督所结合为一的天主子民的信德真理,予以阐明并诠解。同时,又将指出这天主子民对其寓居其内的世界所有联系、尊重及爱护。但为达成这目标,再没有比对上述诸难题,同人类直接交谈更妙。在这交谈内,教会将借助福音神光,将她在圣神教诲下。由其创立者所接受的神力神方。提供给人类。应予拯救者是人的人格;应于革新者是人的社会。因此,我们的言论全部集中于人,集中于整个人,即人的灵魂、肉体、心情、良知、理智及意志。

大公会议除声明人所有极其崇高的使命,并肯定人性内存在着某种来自天主的种籽外,进而替人类提供教会衷诚的合作,俾能获致适合这使命的友爱精神。教会毫无现世野心,其唯一目标是在圣神领导下,继续基督的工作;而基督降世,则是为替真理作证;是为拯救人类,而不是为审判人类;是为服务人类,而不是为受人服务。

引言 现代人类的处境

人类的期望和焦虑

4 教会历来执行其使命的作风,是一面检讨时代局势,一面在福音神光下,替人类解释真理,并以适合各时代的方式,解答人们永久的疑问,即现世及来生的意义,和今生与来世间的关系。因此,必须认明并了解我们生活于其内的世界,以及这世界所有的期望、理想及其戏剧性的特质。现代世界的几个特点可以描写如下:

今天的人类处在历史的新时代。在这时代中,深刻而迅速的演变逐渐延伸至全球。这种演变虽是人类智能及创造力的结果,却又反射到人类的本身、个人与团体所有的见解和志愿,以及人们对人、对事所有的思想、演变和行动的方式。因而我们可以谈社会、文化的演变,而社会、文化的演变又影响到宗教生活。

犹如在一切进展中所遇到者,上述演变带来不少困难。譬如:人们的技能是扩大了,但又苦于不能使这技能常为人类服务;对自己心灵的秘密。正在努力探讨,但对处理自身问题,又往往感到彷徨无主;对祉会生活定律,逐步有所发砚,但又对这生活应趋赴的方向,犹豫不定。

现代人类拥有的财富,技能及经济力量是史无前例的,但是大部份人类却又为饥馑贫困所折磨,而文盲又多得无数。人类对自由的体会,从未有如今日之锐敏,但又出现了新式奴役,即社会与心灵旳奴役。现代人对世界的统一性,对人与人间所有必然的倚属关系。感觉得非常生动,但又因武力的冲突而导致严重的分裂和敌对;因为政治、社会、经济、种族及思想上所有尖锐的纠纷,仍然持续,还有彻底毁灭一切的战争危机。思想的交流虽日趋频繁,而藉以发表重要思想所用的名词,却又按照不同的理念而大为分歧。最后,人们对暂时的一切,不辞辛苦,以求取更完善的处理方式,但精神生活的进展,即又落后多多。

我们当代的许多人既处于这般复杂局势中,便无从体认永恒的价值,也无从将这价值同新的发明妥予调协。因而为期望和焦虑所夹攻、对刻下情况怀疑丛生的现代人,便陷于不安中。这一趋势刺激,并且迫切要求人们作出答案。

现代局势的深刻演变

5 现代人心的动荡不安和生活情形的激变,与更为广泛的演变,紧相连接。对思想的形成,数学、自然科学,以及以人为对象的各门学科,担任日形重要的角色。而在实用上,来自上述学科的技术亦然。这种科学精神对文化的态度及思想的方式,已经和往日不同。而技术业已进展到使大地全面改观,并准备征服太空的阶段。

人类对时间亦在扩展其权威。人类借助史学征服过去。借助预瞻和计划征服未来。进步的生物、心理及社会学,不唯令人对自身获致较多的知识,而且帮助人以科技方法,直接影响社会。同时,人们亦日加注意、预算并处理人口增加问题。

人类历史飞速进行,使人无从赶上。整个人类为同一命运所支配,已不复有不同历史存在。于是,人类乃由比较静态的处事观念,而过渡于比较活动及进化的观念。因而产生了至为复杂的新问题,这新问题需要新的分析和综合。

社会生活的演变

6 于是,传统的地方性组织如:父系家庭、部落、支派、村镇和各式团体及社会关系,日益经历到更为深刻的变动。

工业化社会逐渐扩展于各地。结果,则是某些国家因而致富,并令许多世纪来,屹立不动的社会观念及生活方式起了彻底的变化。同时。人们对都巿生活的崇尚和追求,一面由于都市及某居民的增多,一面由于都市生活朝向乡村的扩展,而日趋跃进。

交通及通讯的新式工具,颇有助于迅速而广阔地传播新闻、思想及情绪,并连带激起许多反应。

还有一点不可忽略的是,现代人为了各种理由而从事移居,其生活方式亦为之改变。

就这样,人们彼此间的接触,不断增多。同时,新的“社会化”又引起新的关系。但并不常有利于人格的成熟,亦不常使人们的关系,更为人格化。

这类演变在享有来自经济及技术进步恩泽的各国,尤其明显,但同时亦影响到正在发展中的各民族。他们希望在其地区内,亦能获得工业化及都市化的好处。各该民族,尤其重视古代传统的民族,亦感到向往更为成熟和更为人格化地行使自由的热望。

心理、道德及宗教演变

7 思想及社会体系的演变,多次令人对过去接受的种种,感到怀疑,尤其青年人是如此。他们多次失却耐心,并感到焦急,而不惜起来反抗。他们由于意识到自身在社会生活内的重要性,而急欲参与社会工作。因此,往往为人父母及负责教育者,在执行其任务时,日益感到困难。

祖先传下来的制度、法令、思想与情操,似乎不常适合现代情形,于是对处事的方式及规律发生严重的混乱。

最后,连宗教生活亦为这新的局势所牵连。一方面,人们所有尖刻的批判精神,清除了对世界的幻术观念及尚在蔓延的迷信,而日益需求以更为位格化与更为主动的方式,信仰宗教。结果,不少人对天主的信仰更为活泼。但另一方面,有日形增多的人们,至少事实上已离弃了宗教。否认天主、否认宗教、或将天主及宗教置诸不理,已不如往日那样,成为一件不寻常的个别事例;在现代,却往往为人视作科学进步和新的人文主义的必要条件。在许多地区,否认天主不只限于哲学领域,而且广泛地影响文艺、美术和以人为对象的科学及史学,甚至影响国家法律,致使许多人感到困惑。

现代世界的不平衡

8 如此迅速的演变,而且多次进行得如此杂乱无章,加以人们对世界现有的分歧又意识得如此深刻,都在产生并增多矛盾与不平衡。

连在人本身上,亦往往在现代的思辨与实践的思想方式间,出现不平衡,使人不能将所有知识予以控制,亦不能予以有系统的综合。在急于求取实际效率和良心的要求间,亦产生不平衡。在集体生活的环摬和私人思考。乃至静观的需要间,亦多次发生不平衡。最后,在崇尚业务的专门化和事物的全局之间,亦出现不平衡。

在家庭内,有时由于受到人口众多、经济和社会局势的压力,有时则因老辈和青年间所有的困难,有时则为了男女间新的社会需要,而发生分歧。

同时,在各种族间,甚至在同一社会的不同阶层间,在经济富裕和贫困的各国间;最后,在以促进和平为目标的国际组织,急于传播自己的思想体系,以及各国和各团体内所有集体的自私之间,亦产生巨大的分歧。

于是,便发生互不信任、彼此敌视、及许多冲突和不幸。而人类则是这些不幸的制造者及牺牲品。

人类的普遍愿望

9 同时,人类不独深信自身可能并应当扩展和巩固对受造之物的权威,而且自觉厘订政治、社会、经济秩序也是自己的权利,使之日益改进其对人类的服务,并使之帮忙每人及各社团,树立并培植其固有的尊严。

因此,很多人激烈要求还给其福利。他们生动地意识到其所以丧失这些福利,是由于人们的不仁不义和财富分配的不公平。正在发展中的各国,一如最近获得独立的各国,不唯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要求分享文明的果实,并期望在世界上,自由行使自己的权力。但实际上,他们与各强国之间的距离,尤其多次在经济上,对比较富庶而进步较快的各国的倚属性,却日形增加。为饥馑所折磨的民族,对比较富裕的民族,提出请求。尚未获取法理及事实上与男人平等的妇女们,亦在设法争取这权利。工人及农人不仅要求生活必需品,而且要求在劳动时亦能培育自己人格的天赋,甚至要求插手支配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工作。在人类历史上,现代各民族首次深信文化的恩泽,可能而且应当真的普及于人人。

在上述种种要求下。潜伏着一种更为深远而普遍的愿望:私人及团体,渴望获得一个相称人性的、充份目由的生活,并渴望使现代世界可能提供的一切,全部为人服务。此外,各国亦日益致力于促成一个统治全球的普遍机构。

于是,现代世界好似大有作为,又好似柔弱无能;可能行至大的善。方可能做最壤的恶。在现代人类面前,摆着走向自由或奴役的途径、进步或堕落的途径、友爱或仇恨的途径。此外,人类亦意识到自己所有的智能,可能贻害于人,亦可能为人服务,全看自己是否善于运用。因此,人类不禁抚心自问。

人类最深奥的疑难

10 诚然,现代世界所患的不平衡,是与植根于人心的基本不平衡,紧相连接的。在人性内,存在着许多互相水火的因素。一方面,由于人类是受造者,故感到自身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又感到自身具有无穷的愿望,有和走向更高级生活的使命。人类既为众多欲念所吸引,故必须经常有所选择,有所放弃。甚至由于自身的柔弱无能及向恶成性,往往做出本心不愿做的事,又往住不做本心所愿做的事。于是,人在自身内,便感到分裂之苦,而社会上如此众多与巨大的争执,便造端于此。许多在实际上度着唯物生活者,颇不欲正视这戏剧性的情况,或者为了遭受到众多不幸,而无暇对这点有所思维。又有人以为自己不妨相信人们对人生所有各种意见,而博取良心的茍安。还有人希望专靠人们的奋斗,便可以完全拯救人类,并深信人类在此世的未来王国,可以满足人心的所有需求。同时,又有人对人生意义既感失望,因而表示赞扬另一些人的大胆思想。这些人认为人生根本毫无意义可言;他们主张由人们自行给予人生以全部意义。虽然如此,面对现代世界的发展,仍然有日形增多的人们提出,并以锐利的目光研究下列问题:人究竟是什么?痛苦、罪恶及死亡的意义何在?何以人类做出了这多进步之后,它们仍然存在?人类在付出偌大代价之后所获致的胜利,何益之有?人对社会可能提出什么贡献?人由社会可能期待些什么?尘世生命完结之后,继之而来者,将是什么?

教会深信为人受死并复活的基督,曾藉其圣神提供人类以光明及神力,以帮忙人们满全自身的崇高使命。普天之下,没有其它名字,使我们赖以得救。同样,教会深信人类整个历史的锁钥、中心及宗旨,便是基督天主及导师。教会亦肯定,在一切演变之下,潜在着许多不变的事物,而这些事物的最后基石则是基督,祂昨日和今天是一样,直到永远仍然如此。是在这无形天主的肖像、万物的长子基督的光照之下,大公会议有意向人人致辞,目的在于阐述人的奥迹,并提供合作,来寻求解决现代特殊问题的方案。

第一部份 教会与人类使命

必须响应圣神的默感

11 深信自身为充满大地的天主圣神所领导的天主子民,在信德的启迪她下,致力于研讨,在其与这时代的人类共同的遭遇、需求及愿望中,何者是天主的计划,何者是天主亲在的真正信号。信德既以新的光芒照耀一切,并显示天主对人的整个使命所有的计划,故能指导人心,朝向充份合乎人性的解决方案进行。

大公会议立意在信德神光的烛照下,对今天颇为人们重视的价值,加以衡量,并将这些价值归诸天主,因为祂是这些价值的泉源。这些价值既出源于人的智能,而人的智能又是天主的恩赐,故都是很好的。但由于人心的腐化,这些价值多次脱离其应循的秩序,而必须予以净化。

教会对人作何想法?为建设现代社会,应推荐何种原则?何者是全球人类活动的最后意义?人们期待这些问题的答案。由此可见,天主子民如何同他寓居其内的世界互相服务,并使教会的宗教使命,正因为是宗教使命,而成为非常属于人性的使命。

第一章 人格尊严

人是天主的肖像

12 大地上所有的一切,其应当趋向的宗旨是人,人是万有的中心与极峰。这点几乎是人人共有的主张,无论其为有信仰者或无信仰者。

但是,人是什么?人对自身,曾经并正在提出许多意见,许多不同的甚至矛盾的意见。有的意见多次将人视作绝对的准绳;有的意见则把人贬抑至令人感到失望的程度。于是,乃发生踌躇不决与苦闷。深深感到这些困难的教会,靠着天主的启示,可以对上述问题提出答案。这答案将对人的真正情况,加以描写,并对人的弱点,加以解释,同时可以使人对本身的尊严及使命,获取正确的了解。

圣经告诉我们:人是“依照天主肖像”而受造的;人能认识并热爱其造物主;天主规定人是大地及万有的主人,目的是使人统治并使用万物而光荣天主。“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人子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教他略逊于天使,并赐他以尊荣的冠冕,委任他统治你亲手所造的一切,并将万物置于他足下”(咏:八5-7)。  但天主并未曾只造了一个人;自初便造了“一男一女”(创:一,27)。这一男一女的结合便成为人与人共同生活的雏形。人依其内在本性而言,便是社会性的;人如与他人没有关系,便不能生活下去,亦不能发展其优点。

故此,就如圣经所说,天主看见了“自己所造的种种,一切都很好”(创:一,31)。

罪恶

13 天主虽造人于义德内,但因恶魔的诱惑,由于有史之初,人便企图在天主以外,达成其宗旨,而滥用其自由,反抗天主。既认识天主而不把祂当天主来光荣,故某愚蠢的心灵反而为黑暗所蒙蔽,不事奉天主而事奉受造物。天主启示所晓示我们者,与我们的经验,正相吻合。人检讨其心灵,便发现自己是向恶的,是沉沦于各种邪恶中的,这些邪恶不可能出自美善的造物主。人既多次拒绝承认天主为其根原。便亦破坏指向最后宗旨的正当秩序,并连带破坏对己、对人、对万物的全部秩序。

于是人在自身内便遭到分裂。整个人生,无论是私生活或团体生活,使形成善与恶、光明与黑暗间的战斗,而且是戏剧性的战斗。此外,人亦发现自身没有能力,有效地去克胜罪恶的攻搫,致使感到自身就如为铁链所束缚。但天主曾为救赎并加强人类,而降来此世,并革新人的内心。将拘押人类于罪恶奴役之下的(四)“此世的元首”(若:一二,31),驱逐出去。但是罪恶贬抑人性尊严,阻止人圆满发展自身。

在上述启示神光下。人的崇高使命及其所体验的深刻的不幸,找到了最后原因。

人的构造

14 人是由肉体、灵魂所组成的一个单位。以身体而论,将物质世界汇集于一身。于是,物质世界便藉人而抵达其极峰,并藉人而高唱颂扬造物主的圣歌。故此,人不应轻视其肉体生命,而应承认其肉体的美善而重视之;因为肉体是天主所造,末日又将复活。但因罪恶的创伤,人才体验到肉体的抗命不从。所以,人性尊严要求人在肉体内光荣天主,不允许肉体顺从心灵的恶劣偏向。

人认定自己高出于物质事物之上,并否认自己只是自然界微不足道的一个小部份,否认自己只是国家的无名因素,这样行事是不错的。人因其内心而凌驾乎“一切之上;人回心自省,便有洞察人心的天主等待着他;同时,人在天主圣目注视下,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样便是回转到其内心的深处。人承认在自身内,有一个精神的、不死不灭的灵魂,这样的人并非为一种由物质条件及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幻想所愚弄,而是触及事实的真相。

理智的尊严、真理与智慧

15 人既参与天主理性的光明。为了自己拥有理智,而认定自己超出万物之上,这判断是正确的,由于人类经过历代的勤苦努力,来锻炼其理智,故能在实验科学、美术、技艺及文学上,大有进展。在我们这时代,人们对物质世界所做的研究与征服,得到了辉煌的成就。人类常常寻求并获致了更为深刻的真理。人类理智虽然部分为罪恶的遗毒所蒙蔽,而趋于衰落,但仍能对可以理解的现实,获得真正准确的知识,而不只限于事物的外在现象。

最后,人的灵性可以而且应该藉助智慧而玉成自身。智慧柔和地吸引人心,寻求并爱好真理及美善。人充满智慧,便能由有形之物而高举自身于无形的一切。  

我们这时代比已往更需要智慧,使人类所有新的发明。为人服务。如不培育出拥有智慧的人才,则世界末来命运便要危殆。尤须注意。许多经济衰弱而富有智慧的国家,可能对其他各国,多所贡献。 

靠了圣神的恩宠,人可以以信德瞻仰并意味天主的奥秘计划。

良心的尊严

16 在良心深处,人发现法律的存在。这法律的来源并不是人。人却应服从之。这法律的呼声告诉人应当好善、行善并戒恶,在必要时,便出现于人心:这事应当执行。那暂应当避免。人拥有天主在其心内铭刻的法律,而人性尊严就在于服从这法律;在来日,人将本着这法律而受审。良心是人最秘密的核心和圣所。在这圣所内,人独自与天主会晤。而天主的声音响彻于良心至秘密的角落。良心神妙地将法律揭示与人,而这法律的满全就在于爱主爱人。信友凭了对良心的忠实,而同他人携手合作,以探求真理,并在真理内,解决私人和社会生活所掀起的道德问题。正确的良心越占优势。私人及团体越不至为盲目的武断所左右,亦越能遵循客观的论理原则。不少次,良心的判断为了无可避免的无知而发生错误,但良心并不因此而失掉其尊严。不过,人对探求真理及美善不大注意,或者因犯罪习惯而良心变为盲目,则不可同日而语了。

自由的卓越

17 人唯有运用自由,始能向善。自由最为现代人所重视并热烈拥护,这点是对的。不幸,现代人多次妄言自由,凡使人感到愉快者,即使是恶事。亦可任意妄为。真的自由却是人为天主肖像的杰出标志。天主曾“赋给人自决的能力”,目的在使人自动寻求天主,并因自由而皈依天主,而抵达某幸福的圆满境界。人性尊严要求人以有意识的自由抉择而行事,意即出于个人的衷心悦服而行事,而非出于内在的盲目冲动,或出于外在的胁迫而行事。人将自已由私欲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并以自由选择为善的方式,追求其宗旨,同时,又辛勤而有效地运用适宜的手段,这样的人才算拥有人性尊严。为罪恶所损害的自由。唯有靠天主的圣宠,始能充分而积极地指向天主。每人应在天主的法庭前,依其所行之善与恶,交代一生的账目。

死亡的奥迹

18 面对死亡是人生最大的谜。人不独为痛苦及肉体的逐渐肢解所折磨,其尤甚者是害怕自己永远消逝于无形。人对自身的完全归于消灭,对自身的绝对化为乌有,表示深恶痛绝,乃出自人心本能的冲动,这点是正确的。但人性内所有不可能归属于纯物质的永生的种籽,却起而对抗死亡。技术所做诸多尝试,虽极其有益。但不可能平息人心的忧虑。今天生物学所获致的延年益寿的成就,不可能满足人心所有不可抑制的永生的期望。

虽然,面对死亡,一切幻想全部失败,但拥有天主启示的教会却肯定:人是为了一个幸福的命运而由天主造生的;这命运跨出了此世所有不幸之外。基督信仰告诉我们:当全能仁善的救主恢复人类因自己的过恶而失掉的救恩时,则肉体的死亡──人如未曾犯罪,便不致死亡,将被克服。天主曾经并仍在召叫人们以其整个的人性昄依祂,与祂共融于一个永不腐朽的天主的生命中。因其圣死复活而救人于不死的基督,获致了这项胜利。为一切从事思索的人士,奠基于坚实论证的信德,对人未来命运提供满意的答覆。同时,又畀予人们同自己去世的可爱弟兄们,再度团圆于基督内的可能,并令我们希望他们已在天主内享有真的生命。

无神论的形式及根由

19 人性所以尊严,其最大理由便是因为人的使命是同天主结合。自出世之初,人便受到同天主交谈的邀请。如果不是天主以圣爱造生并保存他,人便不存在。除非人自由地承认这圣爱,并将自己完全委讬于天主,则不算圆满地依循真理而生活。不幸,我们这时代的许多人看不出、甚至简直否认人同天主这种攸关生命的密切关系,故无神论可列为现代至严重的一件事,并需要加以详细的检讨。

无神论一词泛指极不相同的事实。有人公然否认天主,有人则认为人不可能对天主有所肯定;另一些人则尝试以决不相宜的方式研讨天主,致使天主这问题根本失掉意义。又有许多人擅自越出了实证科学的界限,试图专靠实证科学来对天主有所说明,或者,反过来,拒绝承认任何绝对真理。还有人对人的价值,予以过分的夸怅,致使信仰天主一事,显得毫无意义;在他们来说,肯定人要比否认天主更感兴趣。更有人替自己捏造了一个他们所不愿接受的天主,而这天主同福音内的天主全不相像。最后,另一些人根本无意谈天主的问题,因为他们对宗教似乎从未感到任何不安,亦不明了何以必须注意宗教问题。此外,无神论有时出自人们对世间的不幸所做强烈的抗议,有时却为了人们对某些人性的价值,极尽崇拜的能事,居然认为这些价值是绝对的,而将这些价值误认为是天主。现代的文明亦往往令人难以走近天主。这并非现代文明本身固有的恶果,而是因为这文明令人过度为尘世所牵连。

当然,人不依随良心的指示,而故意拒绝天主,故意逃避宗教问题,是不能无过的;但有信仰的人往往亦应负一部份责任。就整体言之,无神论并非原初就有的,而是出源于不同原因的。这些原因之一是人们对宗教,尤其在某些地区,对基督宗教的批判。因此,有信仰的人对无神论的产生可能负有不小责任。信友因了忽视信仰教育,因对教义所做虚妄的诠解,或因自身在宗教、道德及社会生活上的缺陷,不仅未将天主及宗教的真面目,予以揭示,反而加以掩蔽。

有系统的无神论

20 现代无神论往往是有系统的。除其它原因外,这类无神论是由于人们过度强调人的自主,至感到难以承认人对天主的任何隶属关系。主张这类无神论者,认为人的自由在于人是自己的目的,人是其历史的唯一创造者。他们以为这点和承认天主为万有真原与宗旨一事,是无从并立的,或至少对天主的这些肯定是完全多余的。现代科技进步,使人有万能的感觉,可能助长这类无神论。

还该提到另一种无神论。这类无神论将人类解脱的希望。特别寄讬于经济及社会解脱。这类无神论认定宗教本质上便构成人类解脱的障碍。在他们来说,令人神往于骗人的来世生命,等于使人对建设地上的王国毫不努力。因此,这类无神论者,一旦取得政权,便激烈反对宗教,并运用政府拥有的强制权,尤其在青年教育上,从事传播这类无神论。

教会对无神论的态度

21 忠于天主及人类的教会,对这种违反人类的共同思想和经验,并贬抑人性天赋尊严的万恶理论及行为,现在一如昔日,不能不以沉痛心情,极其坚决地加以摈弃。

但教会亦设法深入无神论者的内心,以寻出他们否认天主的隐密原因。教会意识到无神论所掀起的问题,如何严重,并一秉其泛爱人的至诚,认为应予严肃而深入的探讨。

教会坚持:承认天主决不违反人性尊严;因为人性尊严正奠基于天主,并靠天主来玉成。拥有理智及自由的人,是由造物主天主安置在社会中的。尤其人的使命是以天主义子的资格,同天主亲密结合,而分享天主的幸福的。教会更声明:来世的希望并不削弱人们对现世所有的责任感,反而以新的理由支持人们完成这责任。没有天主作基础,没有永生的希望,人性尊严,一如现代数见不勘者将受到严重的损害,并使生命、死亡、罪恶及痛苦等问题,永远成为不解的哑谜,而令人陷于绝望。

此时,人们对自身只有一个模糊的观念,依旧是一个尚待解答的疑问。人不可能在某些机会中,尤其在人生比较重大的际遇中,完全逃避上述疑问。这些疑问唯有天主能提供一个圆满的、完全确切的答案;因为是天主召唤人们深加思索这些问题,并令人以谦冲的态度追求真理。

救治无神论的秘方,有待于人们对公教真理有一个适当的讲法,和整个教会及其成员有一个完善的生活。教会的使命是:在圣神领导下,不断改造并净化自身,使天主父及其降生为人的圣子,见知于世界,并且好似显现于世界。要想达成这点,必须有赖于活泼而成熟的信德,在世人前替天主作证。这信德应加以训练,使信友能清楚看到困难之所在,而加以克服。许多殉道者,曾经并仍在做着这类以信德替天主作证的伟业。这信德的丰富成果应当彰显于世人前。其方法是:信德应深入信友整个生活。连不属于宗教的普通生活亦不例外。信德应推动信友实行正义仁爱,尤其对贫者。最后,为使天主彰显于世界,最得力者是信友彼此间的友爱精神。他们应同心同德,为福音的真理而通力合作,以成为团结的标志。

教会虽然绝对摈弃无神论,但又坦白承认:人无论有无信仰,都该有助于建造人人共同生活其间的世界。为此,绝对需要坦诚而明智地交换意见。教会对某些否认人们基本权利的政府当局,在有信仰与无信仰者间造成的无理的区别,表示痛惜。教会为信徒要求确实的自由,使在此世也能建立天主的圣殿。教会温和地敦请无神论者,开放心胸,对基督福音,加以思维。

教会深知,几时它捍卫人类使命的夺严,使对自己崇高命运已感绝望者恢复希望,其所宣报的真理,是符合人心极其秘密的愿望的。教会宣扬的真理,不唯不削弱人性,反而倾注有利人性发展的光明、生命及自由。除此以外,任何事物不能满足人心:“主,我们受造是为了你,直到安息于你,我们的心不会平安”。

新人基督

22 诚然,除非在天主圣言降生成人的奥迹内,人的奥迹是无从解释的。第一个人:亚当,是未来亚当:主耶稣基督的预像。新的亚当:基督,在揭示圣父及其圣爱的奥迹时,亦替人类展示了人之为物和人的崇高使命。无怪乎,一切上述真理,均以基督为基石、为极峰。

祂号称为“无形天主的肖像”(哥:一,15),是一个完人;祂将因原罪损坏的相似天主的肖像,给亚当子孙恢复起来了。就因为祂曾取了人性,而并未消灭人性,故我们所有人性,亦被提升至崇高地位。因为天主圣子降生成人,在某种程度内,同人人结合在一起。祂曾以人的双手工作,以人的理智思想,以人的意志行事,并以人的心肠爱天主爱人。祂既生于童贞玛利亚,则祂真是我们中的一员。并在一切事上,除了罪恶以外,同我们相似。

无罪的羔羊甘愿倾流了自己的圣血,为我们赚得了生命。在祂内,天主使我们同祂自己,并同他人,言归于好。又将我们由罪恶及魔鬼的奴役中解救出来,使我们每人可以和宗徒一同说:“祂爱了我。并为我舍了自已”(迦:二,20)。祂为我们受苦,不独替我们树立榜样。好让我们追随其芳踪,而且替我们揭示了大路,使我们在走这路时。生命和死亡,皆被祝圣,并获得新的意义。

天主子是许多弟兄中的长子。信友成为相似天主子的肖像、则领受“圣神的初果”(罗:八23),而取得满全爱的新诫命的能力。藉着“嗣业的保证”(弗:一,14)者圣神,整个人由内部焕然一新,直到“肉体得到救赎”(罗:八,23)。“如果使耶稣从死者中复活的圣神,住在你们内,则使基督复活者,亦要藉着住在你们内的祂的圣神,使你们有死的肉体生活”(罗:八,11)。信友迫切需要,并有义务和罪恶艰苦作战,以至虽死不辞。但一经参加了逾越奥迹,并效法了基督的圣死,便为希望所加强而能获致复活。

这不独为基督信徒有效,凡圣宠以无形方式工作于其心内的所有善意人士,为他们亦有效。基督为所有的人受死,而人的最后使命事实上又只是一个,亦即天主的号召,我们必须说,圣神替所有的人提供参加逾越节奥迹的可能性,虽然其方式只有天主知道。人的奥迹藉着天主的启示,昭告于基督信徒,就是如此崇高而伟大。痛苦和死亡的哑谜,在基督福音以外。固然窒息我们,但藉着基督并在基督内,却大放光明。基督以其圣死消灭了死亡,并以其复活赐给了我们生命,俾使我们在圣子内,成为天主义子,并在圣神内呼号说:“阿爸,父呀”。

第二章 人类的团体生活

大公会议的目标

23 人类彼此的关系日形增多,既成现代世界的特征之一。现代技术的进步对这点贡献特多。然而,为达成人类弟兄般交谈的目的,不在乎技术的改进,而在乎更为深入的,有赖于人们团体生活的调整。这生活需要人们互相敬重其精神尊严。为促进人与人间的共融,天主的启示裨益良多。这启示同时又导引我们,对社会生活法规,获致深刻的理解。而这法规是造物主铭刻于人类精神和道德的本性中者。

由于教会的训导权威,在其最近文献中,对有关人颣社会的公教真理,曾做了详细的阐述,故大公会议只限于提出几条较为主要的真理,并在启示的光照下,陈明其基本要点;然后,再对几种为我们这时代比较有关系的结论,加以强调。

由天主的计划来看人类使命的社会性

24 以慈父的情肠关注人人的天主,立意要求所有的人组成一个家庭,要求人们以弟兄之谊彼此看待,每人都是依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的。天主曾“由一个人造了整个人类,使他们住在全地面上”(宗:一七,26),并召叫他们趋向一个宗旨,就是天主。

因此,爱天主爱人是第一条最大的诫命。圣经教训我们,爱天主不可能同爱人分离:“其它的任何诫命,都包括在这句话里,就是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所以,爱就是法律的满全”(罗:一三,9-10;若一:四,20)。人类的互相从属日益增加,以及世界日形统一,便证明这点的重要性。

何况,主耶稣曾祈求圣父说:“好使他们合而为一……就如我们原是一体一样”(若:一七,21-22)。因着这些话,主耶稣为我们开拓了一个理智无从透视的境界,在天主圣三的互相契合与天主义子们在真理及爱德内的互相契合之间,暗示某种类似点。这类似点昭告我们一项事实:在这大地上,唯有人是天主为人的本身而喜爱的受造物。故人类唯有衷诚地舍己为人,始能达到圆满。

人与人及社会间的互属关系

25 由人类的社会性,可以看出人格的玉成和社曾的改进,是互相倚属的。一切社会组织的本原、主体及宗旨是人,而且应当是人。而人则本质上便绝对需要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并非由外而来的附加品。故此,人类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及互相服务,并通过和其他弟兄们的交谈,始能发扬自己的诸种优点,而满全其使命。

人类为培植自身,需要若干社会链锁。家庭和国家是两个较为直接适合于人性的社会链锁。其它社会链锁则出源于人类的自由意志。在我们这时代,为了各种原因,人类相互间的关系及倚属,日形增多。因此,出现了各式公立和私立的社团组织。这便是所谓的“社会化”。社会化虽不无危险性,却带来巩固和增进人格优点,以及保障人们权利的许多好处。

然而,虽说人们为满全其使命,宗教使命亦不例外,由社会生活,取得许多利益;但无可否认者,是人们生活于其中,并自幼儿时期沉浸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往往促人弃善就恶。诚然,社会中迭次发生的动乱,部份地固出源于经济、社会、政治的紧张,但尤其造端于人们的狂傲和自私,这狂傲和自私便造成了社会环境的腐化。当社会秩序为罪恶的遗毒所影响时,则生性向恶的人类,便受到做恶的新刺激。而这刺激又非仰仗天主圣宠,并恒心努力,不能克服。

促进公益

26 人类日趋密切的互相倚属,逐渐扩展至全球。因而所谓公益,即让私人及团体可以充份而便利地玉成自身的社会生活条件的总和,今天亦愈形普遍化,从而包括整个人类的权利和义务。每一团体应顾及其它团体的急需及合法愿望,甚至应为整个人类大家庭的公益着想。

同时,人们对人格尊严、对人格高于一切、对人所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普遍权利和义务,某意识亦越加活泼。故此,必须提供人们一切必要条件,帮忙他们度其真正适合人性的生活,如:衣、食、住、行和自由选择生活地位的权利、建立家庭和接受教育的权利、拥有就业机会、良好名誉并为人尊重的权利、还有获取适当通讯的权利。依随自己良心的正确指示而行事的权利、保卫私生活和宗教事务上的正当自由权利。

社会秩序及其进步时时应以人们的利益为目标。因为事物应隶属于人,而人不应隶属于事物。主基督曾暗示这道理说:安息日为人而立,并非人为安息日而生。这秩序应日加发扬、应奠基于真理、应建筑于正义、应以爱德促使其生气蓬勃、并在自由内,求取日加适合人性的平衡。为达成这点,应改进思想并应大事改造社会。

赞助这改革者,是神妙地亭毒历史并革新地面的天主之神。同时,是福音的酵母,在人心内,曾经并正在激发对人性尊严不可遏止的需求。

尊重人格

27 近而涉及更为急切的实际结论,大公会议强调尊重人格一点。人人应将某近人视作第二个自我,一无例外,尤某应照料近人的生命,以及为度相称生活所需要的日用品,万不可效尤将贫苦的拉匝禄置诸不理的富人。

现在,我们更有义务成为人人的近人,并在遇到的机会里,积极为他们服务,如:被遗弃的老年人、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外方工人、流亡者、由不法同居出生的婴儿;他们的痛苦并非出自本身的过恶。还有饥民正在以基督的圣言向我们良心呼吁说:“凡你们为我弟兄中最小的一个所做的,便是为我而做的”(玛:二五,40)。

此外,各种杀人罪、屠城灭种、堕胎、用药物催人安死及恶意自杀等危害生命的恶行;损害肢体完整、虐待身体及心灵的酷刑、企图迫害人心等侵犯人格完整的恶行;非人的生活条件、任意拘留及放逐、奴役、娼淫、妇女及幼童买贾等贬抑人格尊严的恶行;将工人只视作赚取利润的工具,而不以拥有自由及责任感的人待承之侮辱人格的工作条件。这一切及其它类似的种种都是可耻的、有辱文明的罪孽。这些罪孽固使受之者含羞蒙辱,但尤其这玷污的主使者,同时又极其违反天主的光荣。

爱仇及敬仇

28 尊敬及爱德亦应延伸在社会、政治乃至宗教问题上,持有和我们不同意见及作风者身上。我们越和善而友爱地深入了解其思想方式,越容易和他们交谈。

但这和善与友爱不应使我们对真理及美善,变成模棱两可。反之,爱德促使基督信徒向人宣报得救的真理。应当在错误本身和错误的人之间,加以清楚的分辨:错误常应摈绝,而错误者,则虽为虚妄或不甚正确的宗教思想所迷乱,但仍保有人格尊严。唯有天主是审判并洞烛人心隐微者,祂禁止我们判断任何人的内心过恶。

基督的道理要我们宽恕悔辱,要我们将爱德诫命延伸至所有仇人。这是一条新的法令:“你们一向听说:‘你应爱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我却对你们说: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施恩与恨你们的人,并为迫害和冤枉你们的人祈祷”(玛:五,43-44)!

人人平等与社会正义

29 既然每人都拥有灵性,既皆为天主依自已的肖像而造生,既皆拥有同一本性及出自同一本原,既皆为基督所救赎,并拥有同一使命和同一超性命运。则愈来愈须承认:基本上,人人一律平等。

诚然,人们在肉体、精神反理智方面,并不拥有同等才能,但应克服并扬弃为了性别、种族、肤色及社会地位,或为了语言或宗教,而在社会及文化等基本人权上,有所歧视,因为这是违反天主的计划的。基本人权尚未在各地获得相当的保障,的确令人感到遗憾。例:否认妇女自由选择配偶及生活地位的权利,拒绝给予她们和男人平等接受教育及文化的权利。

此外,虽然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合法的差异。但人格平等却要求更为人道及比较公平的条件。在人类大家庭内各成员、各民族间,所有经济、社会上过分的不平等,是一种耻辱并违反社会正义、公平及人性尊严,尤其危及社会及国际和平。

各式人为的组织,无论其为私立或公立,应致力于替人性尊严并为达成人生目标而服务,同时应反对任何社会和政治的奴役,并在任何政治体系中,捍卫人们的基本权利。而且这些组织应逐渐适应该人类的精神需求,因为精神高于一切,虽则为达成这目标,还需要悠长时间。

伦理应跨出个人范围

30 世事深入而迅速的变动迫切要求人们不得懒惰成性,不注意时局,只顾个人的伦理。为满全正义及爱德任务,迫切需要每人各尽所能,并依照他人的急需,对公益有所贡献。又应促进、帮助凡真有益于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的私立或公立机构。有人高谈阔论着慷慨豪爽的主张,但看他们的实际生活,则对社会需要似乎全不在心。而且在许多地区,社会法令及典章为多人所蔑视。不少人奸猾取巧,擅敢逃避缴纳合法税款及其它应当为社会所做的种种。还有人对社会法令,如:公共卫生及交通等规章,不予重视;他们没有想到这样行事,等于置自身及他人生命于危险中。

每人应将社会关系视作现代人的主要任务,并加以尊重。世界越趋团结,越清楚地看出人的任务如何跨出个别团体,而逐渐扩大至全球。这点需要每人及每个团体培养自已的道德及社会美德,并将这些美德推广至社会内,俾能靠看天主的圣宠,出现真正的新人和新人类的建设者。

责任感与参加社会工作

31 为使每人妥善满全其对己、对某所隶属团体所有良心任务,必须接受更良好与更高深的教育,这教育应利用现代所有的大量工具。尤某应该教育青年,无论他们出自什么社会阶层,必须培养出不独拥有知识,而且拥有雄心壮志的青年男女;因为这等人才,正是我们这时代迫切需要者。

但人除非生活在可以意识自身尊严的条件下,生活在可以献身于天主及他人,而完成其使命的条件下,则不能拥有这种责任感。人生活于极端贫困中,则其自由意志往往为之衰弱。同样,人度着太过舒适的生活,好似将自身封藏于金色的孤独中,其自由意志亦为之斫丧。反之,人承担起社会生活不可避免的急需,接受社会生活的各种要求,并责成自己服务社会,则其意志便形增强。

所以,应鼓励人们的意志,分担公共事务的责任。国家让绝大部份国民自由参与政治,是值得赞扬的。但必须注意各民族的实际情形,注意政府是否拥有必要的权力。为使民众乐于参加社会由之而构成的各团体生活,这些团体必须具有吸引民众,并使之自愿为他人服务的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未来命运,是操在一批能给下一代指出生活及希望的理由者的手中。

圣言降生成人与人类休戚相关

32 犹如天主造人,并非为使人独自生活,而是为使人组成一个社团;同样,天主的圣意“不是让人们彼此毫无联系,个别地得到圣化与救援,而是要他们组成一个民族,在真理中认识祂,虔诚地事奉祂”。故此,从救赎的历史开始之初,祂便拣选了人们,不只如孤立的个人。而是某一团体的成员。当天主向其所拣选的人们发表其计划时,曾经称呼他们为“祂的子民”,并在西乃山同他们缔结了盟约。

这团体特性又因基督的大工而完成。降生成人的圣言曾甘愿参加了人们的社会,参与了加纳婚筵,并光临了匝凯的家中,又同税吏及罪人共同进餐。祂曾提到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情景,借用日常生活所有的语言及比喻来揭示天父的圣爱和人类卓绝的使命。祂甘心恪守了祖国的法律,而祝圣了人类的社会关系,尤其祝圣了社会所从出的家庭关系,并曾立意度着其时代,其地区的工人生活。

在宣讲时,曾明令天主的子女,要彼此对待如弟兄。在祈祷中,曾恳求天主恩赐其弟子合而为一。而且祂还以所有人的救主的资格,奉献自己一直到死。“人若为自已的朋友舍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德了”(若:一五,13)。祂曾命令宗徒们向万民宣讲福音,俾使人类成为天主的家庭,而这家庭所有法律的满全,便是爱。

祂,众弟兄中的长子,于死而复活后,在以信德及爱德接受祂的人们中间,以圣神的恩宠,建立了一个新的友爱的共融。这就是祂的身体,即其教会。在这身体内,人人都互为肢体,各依其领受的不同神恩而彼此服务。

这种团结精神常应增进,直至完成之日。到那时,因圣宠而得救的人们,将如天主及基督长兄所钟爱的家庭,呈献天主以完美的光荣。

第三章 人在世间的活动

题旨

33 人类经常劳动并动用脑筋,以改善自己的生活。今天,则尤其靠科学和技术,曾经并正在扩大其统治权几遍及于整个自然界。同时,又藉助各国间日形增多的各式往来工具,整个人类大家庭逐渐承认自身为一个全世界的团体,并加以组织。因而,昔日人们期待于上天救助的许多福利,今天人类可以自行提供。

面对着遍及整个人类的这种巨大无穷的努力,在人们间,便掀起了许多疑问:人类的活动究竟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这许多事物应怎样运用?各个人、各团体的努力,究竟目的何在?保管天主圣言的教会,由天主圣言汲取宗教和伦理原则,即使对个别问题,不常马上求出答案,但教会乐于将启示神光同人们的经验会合起来,以期光照人类最近采取的途径。

人类活动的价值

34 绝无疑惑,有信仰的人认为人类所有个人及团体的活动,亦即历来人们设法改善其生活的努力,本身是吻合天主圣意的。按天主肖像而受造的人,曾接受了征服大地及其所有的一切,并以正义及圣德治理一切的命令;目的是使人类承认天主是万物的创造者,并将自身及万物归诸天主,俾使人类征服万物后,天主的圣名见称于普世。

这点亦适用于日常生活。人无论男女,在为赡养自身及其家庭而活动时,同时适宜地为社会服务,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认定自身,是在以其劳动,来发展造物主的工程,来照应弟兄们的利益,并以个人的辛勤来助成天主对历史所做的计划。

凡由人的智能与美德所产生的一切,信友不独不以为它们违反天主的全能,不独不以为拥有理智的受造物与造物主竞争,反而深信人类的胜利是天主伟大的标志及其奇妙计划的成果。不过,人类智能越增进,则个人及团体所有责任亦越扩大。可见基督的道理,不唯不阻止人们建设世界,不唯不让人们忽略他人的福利,反而加紧其必须这样行事的义务。

人类活动应有的秩序

35 人类活动既源出于人,亦应以人为其归宿。人类由于活动,不仅可以改变事物与社会,而且可以多所学习、完成自身、并培育自身的智能,甚至跳出自身的小天地而超越自身。这种进步如不为人所误解。较诸所能积蓄的财富,价值尤大。人之所是,远超出人之所有。同样,凡人在社会问题上,为了争取更大的正义、更普及的爱德、更合乎人性的秩序,而有所作为,要比技术的进展,价值更高。技术的进步似乎只限于提供人类进步的资料,其本身并不能实现人类的进步。

故此,人类活动的准绳是:应遵循天主圣旨,使所有活动适应人类真正福利,并让私人及团体培育和玉成其使命。

现世事物应有的独立

36 我们这时代的许多人,深恐人世间的活动,如果同宗教活动,联系得太过密切,则可能妨碍人类社会或科学的独立自主。

如果世事的独立指受造物及人类社会,拥有固有的定律和价值应为人类逐渐发现、运用并驾驭,则要求这类独立是对的。这不独是我们现代人的要求,而且亦符合天主圣旨。揆诸造化工程的本质,万物皆各具有其稳定性、真实性和美善,以及其固有定律和秩序,人类在以各门科学及技术固有方式研究万物时,必须予以尊重。故此,各门科学的研究方式,如果真是科学方式,而又依循伦理原则进行,则不可能反对信德;因为人世间的一切和属于信仰的种种,都发源于同一天主。而且,人存心谦虚,并恒心探讨事物的隐微,不知不觉便好似为天主的手所领导;因为万物为天主所支持,万物因天主而是其所是。故此,有些人,信友中方往往不乏其人,为了对科学独立一词的意义,不够明了,而掀起争执与激辩,使许多人误认信德与科学,水火不能相容,这是应当引为遗憾的。

但如世事的独立指受造物不隶属于天主,指人们使用万物时,可以不把万物归诸天主。则凡信认天主者,不可能不感到这意见的错误。受造物而无造物主,势必等于虚无。凡有信仰者,无论其信奉何种宗教,常在受造物的语言中,听到造物主的声音。而且,人一旦忘掉天主,受造物便晦暗无光。

为罪恶所腐化的人类活动

37 历代经验都同意圣经所告诉人类大家庭的话,人类的进步虽颇有益于人,却带来巨大的诱惑。由于价值等级的错乱及善恶的鱼目混珠,私人及社团唯私利是图,不顾他人。至使世界已不成其为友爱的住所,而人类智能的跃进,已使人类濒于毁灭的威胁。

人类整个历史充斥着反黑暗势力的斗争。依照基督的圣言,这斗争由世界肇建伊始,将延续至末日。人既生活在这斗争中,又想坚定于善,则必须作战。同时,除非仰仗天主圣宠,努力奋斗,则不可能保持自身,完整无失。

因此,基督的教会虽然信赖造物主的计划,又承认进步可能有益于人类真正福利,但不得不重复宗徒的话说:“你们不应与此世同化”(罗:一二,2),意即不得同化于此世的虚荣及邪恶精神;这精神将原为服务天主及他人的活动,一变而为作恶的工具。

倘有人问:如何始克战胜这不幸,则基督信徒答曰:人类一切活动由于骄矜自大及过度自私,而无时不处于危殆中,故应以基督的苦架及复活,净化之,玉成之。凡为基督所救赎而在圣神内成为新人者,使可能并应当爱好天主所造的万物。万物受自天主,应视为天主的手工而予以尊重。人感激慈善的天主并以神贫精神使用万物,才真的成为世界的主人。这样的人似乎一无所有,却占有一切。“一切事物是你们的,你们是基督的,基督是天主的”(格前:三,2-23)。

人类活动应在复活奥迹内臻于至善

38 万有藉祂而受造的圣言,曾降生成人,居我人间。祂是一个完人、祂进入了世界历史,并将这历史收取并汇集于自已内。祂曾启示我们说:“天主是爱”(若一:四,8),同时,又训诲我们说。爱德的新诫命是人类成全并改善世界的基本法令。于是,凡信认天主圣爱者,确知人人可以走上圣爱的途径,而恢复友爱于全球的努力,并非徒劳无功。同时,祂还告诉我们说,这友爱不应只限于在大事上,而尤其应在日常生活中履行之。替我们罪人受死的基督,曾以其芳表教训我们,应该背负肉身、世俗所加于追求和平及正义者肩头上的十字架。在基督复活后,成为拥有上天下地大权的主宰,并透过其圣神,在人心内展开工作,不唯激发人们期望来生幸福,而且同时激发、净化并增强人们另一豪迈的志愿,即设法使人类大家庭的生活,更为适合人性,并使整个大地朝向这宗旨迈进。圣神的恩宠各不相同:祂号召某些人,以某渴慕天堂的善愿而作证,并使这种善愿常生动地保持于人世间;同时,又令其他的人献身于现世事务,为人群服务,并因此职务而为天国樍德立功。这恩宠解救所有的人,俾能弃绝自已,并为改进人生善用世间所有能力,而将一切指向来生;那时,人类将一变而为中乐天主的祭品。

基督曾将这希望的保证及旅途所需神粮,在信德圣事内(圣体),留赠与人。在这圣事内,为人所播种的原料,变成光荣的圣体圣血,作为弟兄们共同享用的晚餐,及信友提前尝到的天上圣筵。

新天新地

39 对大地及人类终穷的时刻,我们一无所知,亦不知万物将如何改变。但为罪恶所玷污的世界面目,必将逝去。天主告诉我们,祂将替我们准备一个正义常存其内的、新的住所、新的天地,某幸福,将要满足并超出人心所能想到的一切和平的愿望。此时,死亡将被击败,天主的子女将复活于基督内,在软弱及朽坏中所播种者,将穿上不朽,爱德及爱德的功绩将永存不灭,天主为人所造的万物,将由虚妄的奴役中得到解救。

其督告诉我们,人若丧失了自己,即使获得普世,亦毫无益处。但期待新天地的希望,不仅不应削弱,而且应增进我们建设此世的心火。因为新的人类大家庭的雏型,是滋长发育在今世的,并已能提供人以新天地的预感。故此,现世的进步虽然与基督神国的广扬有其分别,但由现世进展可能有益于改善人类社会的观点上看去,则颇有利于天主的神国。

我们在天主之神内,并依循天主的命令,在此世宣扬了人性尊严、兄弟共融及自由──这些出源于人性及人类努力的成果之后,当基督将“永恒而普遍的神国、真理及生命的神国、圣德及圣宠的神国”、正义、圣爱及和平的神国”,交还天主圣父时,我们要再度看到这些美妙及成果。但那时这些美妙及成果,将是毫无玷污而光辉夺目的。这神国业已存在于此世,不过尚隐蔽于奥迹内;当基督再度来临时,则将成功为圆满无缺的。

第四章 教会在现代世界内的任务

教会和世界的关系

40 对人格尊严、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活动的深湛意义,所阐述的种种,都构成教会和世界所有关系及交谈的基础。故此,在本章内,除大公会议对教会的奥迹所公布的一切外,此处再对教会如何寓居于世界内,如何与世界共同生活与活动,加以讨论。

出源于永生圣父之爱,为救主基督创建于时间内,并在圣神内团结为一的教会,其宗旨是人类来世的得救,故这宗旨唯有来世始能圆满达成。但现在却存在于此世,并由此世的成员─人─所构成。而人的使命是在人类历史内,培植并建立一个天主子女的家庭。这家庭直到基督再度降来时,应不断发展。因天上神恩而结合并致富的教会,是基督“在今世按社团方式而组织的”;她拥有“现世有形可见的社会,所赖以团结为一的适宜方法”。于是,教会便成为一个“有形可见,而又是精神的团体”。同整个人类共同前进,并和世界共同体验着尘世的命运,教会犹如人类社会的酵母与灵魂,志在基督内革新人类社会,并将这社会变作天主的家庭。

这种天上神国和地上王国的互相渗透,只能为信德所觉察,以人类历史来说,则是一个奥迹。因为人类历史直到天主义子的光明充份彰显时,常为罪恶所滋扰。教会追求着拯救人类的固有宗旨,不独通传天主的生命与人类,而且以某种形式倾注其反射的神光于普世,教会尤其医治并提高人格尊严、巩固人类社会结构、并将人们日常活动,沉浸于高深意义中。所以,教会深信通过其成员及其整个团体的活动,可能非常有助于人类大家庭及其历史的改造,使之更为适合人性。

此外,教会亦重视其他信仰基督的教会或教会团体,为满全上述任务,所合力创造的成绩。同时,教会亦认定世界可能以各种方式,通过私人或社会的各种优点及活动,帮助人们接受福音。为了在同时隶属教会和世界的事件上,妥善促进二者问的共同关系与互相扶助,玆将下列若干基本原则,特予陈述:

教会如何帮助每一个人

41 现代人朝向充份发展其人格,朝向发现并肯定其权利的方向迈进。教会的使命既在宣扬天主的奥迹,而天主正是人的最后宗旨,故教会在宣扬天主奥迹时,自然便揭示人生的真意义,揭示人性的至深真理。教会深知唯有她事奉的天主,才能满足人心的最深愿望,尘世的养料决不能使之满足。教会熟知在天主圣神不断启迪下,人心对宗教问题,不可能毫不关心。这点,不独有历代经验作证,而且亦为现代许多事例所证实。人对自己的生活、活动及死亡的意义,常希望得到至少大略的认识。教会存在于此世的事实,便令人记起这问题。唯有依自已肖像造生人并救人于罪恶的天主,才能对上述问题提供圆满的答覆。而这点又是倚仗祂降生成人的圣子基督的启示。凡追随号称为完人的基督者,他们亦将更称得起是一个人。

教会藉这信德,可以将人性尊严,由不断变动的臆说中救拔出来。比如有些忆说时而太过贬抑人体,时而太过颂扬人体。任何人为的法律不能比委讬教会宜讲的福音。更能稳妥保证人性尊严和人类自由的。福音宣传天主子女的自由,而摈绝奴役的最后根由──罪恶;对良心的尊严及其自由裁决,予以至大的尊敬,并不断昭告人类说:人所有的智能,应全部用来事奉天主及为人服务;最后,又向人类推荐泛爱人的爱德,这完全迎合信友行事的基本法令。天主虽是救主及造物主,虽是人类历史和救世历史的主宰,但祂在处理一切时,不单不取消受造物、尤其人类的独立自主,反而恢复并巩固之。

教会根据委讬于她的福音,宣布人的权利,并承认和重视现代各地为推动人权所做的运动。不过,这类运动应沉浸于福音精神内,并应保卫这运动,不致受到伪装独立的损害。因为我们常受到一种诱惑,以为我们的权利,只有和天主的法律的标准脱离关系,始能得保完整。但这样行事不唯不能保全人格尊严,反而使之消失。

教会如何帮助社会

42 人类大家庭的统一因奠基于基督的天主子女们的家庭的合一,而更形坚强与圆满。

基督委讬教会的固有使命并非政治、经济或社会性的;基督给教会预定的宗旨是宗教性的。但由这宗教性使命中出发的教会的任务、光芒及神力,对依照天主的律令建立并加强人类社会的大业,颇多贡献。同样,如果地区及时代的环境有需要,教会自身亦可以,甚至应当创办慈善事业,以服务人群,尤其以服务贫困者为目标。

此外,教会承认在现代活动中所有美好的一切,尤其走向统一的发展,朝向健全的政治和经济社会化的迈进。因为促进统一与教会内在使命,颇相连接;因为“教会在基督内,好像一件圣事,就是说教会是与天主亲密结合,以及全人类彼此团结的记号和工具”。于是,教会便昭告世界说,社会真正外在的团结,是出自人心及思想的统一,亦即出自信爱二德;因为教会的统一,便是因着信爱二德,而坚强地建筑在圣神内的。教会所能灌输于现代人类社会的力量,便是践诸实行的信爱二德,而不是利用纯粹人为的手段去执行某种外在的统制。

又因教会的性质及使命,不为任何个别文化形式,或经济社会体系所束缚,为了这种大公无私性,教会始能在人类各社团及各国间,成为一个联系他们的锁链;但是人们必须信任它,并确实承认它执行这项使命的自由。所以,教会劝告其子女及所有的人,以天主儿女的家庭精神,克服各国及各种族间的纠纷,并替人类合法社团,提供内在的稳固。

对人类替自己,业经并正在不断建立的各式组织内,所有真理、美善及正义因素,大公会议同样予以重视。教会宣布只要是在教会权下,并符合教会使命的事件,教会都乐意帮助并促成这些组织。教会热烈希望者是替人人的福利而服务,同时能在承认个人、家庭基本权利,以及承认公共福利之急需的各式体系中,自由发展自身。

救会如何透过其子女对人类活动有所补助

43 大公会议劝告信友,本着福音精神,忠实满全此世的任务。因为信友不独是天国子民,亦是此世的国民。固然,在此世,我们并没有永久的国土,而应寻求来生的国土,但如果信友认为可以因此而忽略此世任务,不明白信德更要他们各依其使命满全此世任务,则是远离真理。同样错误的是另一些人,他们妄想自己可以沉浸于此世业务,好像此世的业务绝对不能与宗教生活调协,两宗教生活,在他们看去,只在于做做礼拜并满全若干道德任务而已。许多人的信仰和日常生活分割,要算我们这时代严重错误之一。这恶劣现象已曾为旧约内的先知们所严厉谴责,而在新约内,耶稣基督更不惜以重罚吓阻之。所以信友不得将职业和社会活动同宗教生活对立起来。信友忽略此世任务,便是忽略其爱人甚至爱主的任务,并将自己的永生导于危殆中。信友追随曾作劳工的基督的芳表,应该为自身可以从事此世活动而庆幸,把人类所有的努力,无论其属于家庭、职业或科学技术的一切,同宗教价值,综合为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并在宗教的最高原则下,将一切指向天主的光荣。

从事世俗任务与活动,是普通信友本有的,即使不是专有的责任。当信友──私人或团体──以此世的成员资格做事时,不唯要依循各行业的规则,而且要取得各该行业的真正技能。信友要乐意与追求同一宗旨的人士合作。他们应意识到信德的需求,并在信德的扶助下,在必要时,毫不犹豫地提出新的计划,而且付诸实施。信友们按照自已的正确良心。使天主的法律深刻在此世的生活中。普通信友应由司铎及主教求取光明和神力,但不应认为司铎常如此多才多智,至能对各种难题,尤其比较重大的难题,马上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亦不应认为他们负有这种使命。反之,信友应在基督信徒智慧的光照下,敬谨依从教会的训导,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按照基督信徒对事物的看法,信友在某些场合中,多次做出某种决议。但另一些具有同样诚意的信友,对同一事件,可能抱有不同见解,这也是常见而并非不合法的事。虽然双方的主张,很容易超出双方意向被人误认为是根据福音的,此时,信友必须记得,对以上的事例,不得把自己的意见视为教会权威,来排斥其他意见。信友却应经常通过坦诚的交谈,在此情形下,任何人应彼此亲爱,尤其应为公共福利着想。

普通信友在整个教会生活中既负有积极任务,故他们不独应以基督信徒精神薰陶世界,而且其特殊使命,便是在一切事上,尤其在社会生活中,替基督作证。

负责治理天主教会的主教们,应偕同其司铎,如此宣讲基督福音,致使信友所有此世的活动,皆沐浴在福音神光中。所有牧人不得忘怀他们每天的操心和行为,代表教会的面目,而人们常依这面目。来对福音的德能及真理,从事判断。他们应偕同修会人员及其信友,以实行及善言指出:教会在此世的存在及其所含有的恩宠,已经构成现世迫切需要的美德取之不竭的泉源。主教们应不断研究,俾能有资格,在和此世所有各种思想的人们从事交谈时,克尽厥职。他们尤应将本大公会议的劝谕,切记于心:“现代的人类日渐趋向民事、经济与社会的统一。司铎们也更应该在主教及教宗的领导下,群策群力,避免任何力量的分散,以期引导全人类达成天主家庭的统一”。

虽然教会依靠圣神的德能,常是基督的忠实净配,并在此世中,常是人类得救的记号,但教会决非不知,在许多世纪里,所有成员即神职人员和普通信友中,曾有不忠实于天主之神者。连在现代,教会亦熟知,在负责宣讲福音者的人性弱点及其所宣讲的福音之间,存在着多远的距离。不拘历史对这些弱点作何评论,我们应当意识到这些弱点的存在,并全力克服,以免有碍于福音的传播。同时,教会亦明白,在她和世界的交际上。由历代经验中,尚须不断成熟之处,还很不少。为圣神所领导的教会:不断“劝勉其子女们洁炼革新,好让基督的记号更清哳地反映在教会的面部上”。

现代世界如何帮助教会

44 犹如世界应当承认,教会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现实和历史酵母,教会亦知道,人类历史及其发展对教会所提供的种种。

历代的经验、科学的进步、潜在于各式文化内的宝藏,都是人性所赖以更充份地表达自身,并替人们开拓迈向真理的新途径。这一切亦有裨益于教会。自教会历史肇建之初,教会便尝试以各民族的观念及语言,宜传福音,并设法以各民族的哲学智慧,诠解福音。目的是在可能范围内,就合众人的理解力,并适应哲人们的需求。这种就合人们文化而宣讲启示真理的作法。应当继续奉为传扬福音的定律。这样一来,便是鼓励各国的才能,以本地方式表达基督福音,同时。又促进教会同各民族所有不同文化之间的生命交流。为增进上述交流,在演变迅速、思想纷歧的现代,教会尤其需要生活于世界内,熟谙各行业、各科门、并精通其内在意义的人们的帮助,无论他们有无信仰。整个天主子民,尤其所有牧人及神学家,应当依靠圣神的助佑,去倾听、分析并诠解我们这时代的各种论调,而借助天主圣言的光明,加以评价,以期人们能更彻底地领略,更深入地了解,更适宜地陈述启示真理。

教会是一个有形可见的社团,因而她虽是自身统一于基督内的信号,却可以并正在受惠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这并非说她由基督所接受的体制,原来缺乏某些因素,而是说社会的进步使她对这体制获致更深刻的认识,更透辟的解释,并更适宜地使这体制迎合我们这时代的情形。教会欣然体会到自己这团体及其每位子女,由各阶层的人们接受援助。因为凡在家庭、文化、经济、社会,乃至国家及国际方面,促进人类团体生活者,依照天主的计划,亦对教会的团体生活,提供不少贡献,因为教会与外在事物也有关系。教会甚至承认,连人们已往和现在对她所有的敌视与迫害,亦能对她多所裨益。

基督是原始与终点

45 教会一面帮助世界,一面由世界接受帮助。教会的唯一宗旨是让天主之国临格于大地,并使整个人类得救。凡天主子民,在这世界的旅途上,所能提供于人类大家庭的好处,皆出源于一点,就是教会是“拯救普世的圣事”,揭示着并执行着天主爱人的奥迹。

万有藉以受造的天主圣言,曾经降生成人,成为一个完人,为救赎人类,并为将万物总汇于自身内。基督是人类历史的终向、历史及文明所有的愿望,皆集中在祂身上,祂是人类的中心、人心的喜乐及其愿望的满全。圣父由死者中使祂复活并显扬祂,祂坐于圣父之右,并由圣父指定为审判生死者的法官。我们因基督之神而重生并集合在一起,朝向人类历史的圆满而迈进。这与基督圣爱的计划,完全吻合:“使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总归于某督”(弗:一,10)。

主基督说:“看!我快要来;我的报酬亦同我一道来;我要按每人的行为,还报每人。我是“阿尔法”和“敖默加”,最初的和最末的,原始与终点”(默:二二,12-13)。

第二部份 若干比较迫切的问题

引言

46 大公会议在阐述人格如何尊严、人在整个世界上应满全何种私人与社会的任务后,现在,在福音及人类经验的烛照下,要求人们注意现代若干关系人颣至重的迫切需要。

由今天人们关切的许多事情中,应予特别提出者是:婚姻、家庭、文化、社会、政治生活,以及各民族的团结与和平。这一切均应为来自基督的原则与光明所照耀:为求取这许多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信友应为基督的原则所指导,人都应为基督的光明所启发。

第一章 维护婚姻与家庭尊严

现代婚姻与家庭

47 个人、社会、教会的幸福和健全的婚姻与家庭生活,紧相连接。因此,信友和所有重视婚姻与家庭的人士,对现代为维护这爱情团体、为发扬这家庭生活、并为帮助夫妻与父母克尽其崇高任务,所进行的种种辅助,共同感到由衷的喜乐。此外,遂要期望并设法促成更美满的实惠。

不幸地,婚姻与家庭生活的尊严并非到处闪耀着同样的光明,反而为多夫多妻制、离婚的流行病、所谓的自由恋爱以及其他弊端,使之黯然失色。而夫妻之爱又往往为自私主义、享乐主义及许多非法的节育措施所亵渎。此外,今天的经济、社会、心理及民生环境又替家庭导致了不少困扰。最后,在某些地区,所有人口激增的问题亦使人感到焦虑。这一切都造成良心的不安。虽然如此,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力量与坚强仍然昭彰于人目前。因为今天的社会所有深刻的转变,虽然制造了不少困难,却多次在不同的方式下,显示出婚姻与家庭的真正性质。

所以,大公会议立意将教会的若干道理,加以更为透辟的发挥,以期照耀并增强那些致力于保卫婚姻固有尊严、并促进其神圣价值的信友和其他所有人士。

婚姻与家庭的神圣

48 由造物主所建立、并为造物主的法律所约束的夫妻生活及恩爱的密切结合,凭藉婚姻契约,即当事人无可挽回的同意而成立。故此,因当事人互相授受自身的自由行为而实现的婚姻,不唯在天主面前成为一个不可动摇的坚强制度,在社会面前亦然。这神圣的锁链是为夫妻、子女及社会的好处,而不系乎人的意志。具有多种好处及宗旨的婚姻,其创立者是天主自己。婚姻为人类的繁衍、为家庭所有成员的个人进步及永远命运、为家庭本身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尊严、稳定、和平与繁荣,关系至大。婚姻制度及夫妻之爱,本质上便是为生育并教养子女的,二者形同婚姻的极峰与冠冕。故此,男女二人因婚姻的契约“已非两个,而是一体”(玛:一九,6),通过人格的契合及通力合作、互相辅助、彼此服务,表现着并日益充份地达成其为一体的意义。这一密切的结合,亦即二人的互相赠予,一如子女的幸福,都要求夫妻必须彼此忠实,并需要一个不可拆散的团结。

对这发源于天主圣爱,并由基督依照祂和教会结合的模型而建立的多彩多姿的爱,基督曾赐以丰厚的祝福。犹如古时,天主曾以爱情及忠实的盟约,同自己的子民相处;同样,身为人类救主及教会净配的基督,藉婚姻圣事,援助信友夫妻。基督常与夫妻相偕不离,一如基督爱了教会。并为教会舍身;同样,信友夫妻应互相献身,永久忠实地彼此亲爱。真正的夫妻之爱归宗于天主圣爱,并为基督及教会的救世功能所驾驭与充实,使夫妻有效地归向天主,并在为人父母的崇高任务上,得到扶持和力量。因比,信友夫妻,为满全本地位的任务及尊严,以特殊的圣事增强他们的神力。并使他们好似被祝圣了的一样。因这圣事的德能,他们可以克尽其婚姻及家庭义务,可以沉浸在基督之神内以信、望、爱三德,渗透他们的整个生活,日益走向个人的全德,彼此圣化,而共同光荣天主。

故比,因为父母以身作则及家庭内的共同祈祷,子女们以及所有共同生活于家庭的人们,便易于找到人格训练、得救和成圣的道路。夫妻既有父母的尊严,应尽力满全其教育子女的义务,尤某是属于父母职权的宗教教育,应当尽力满全。

子女是家庭的活的肢体,他们亦以其本有形式,帮助父母成圣。他们应以知恩、孝爱和信赖报答父母的恩泽,在逆境、年迈的孤独中,克尽孝道而服事父母。继夫妻使命之后而毅然负起的鳏寡生活,应为人所尊敬。家庭应将其精神财富,慷慨通传于其他家庭。所以,信友家庭既出源于婚姻,而婚姻不仅象征,而且还分享基督和教会相爱的盟约,故应藉着夫妻的恩爱、豪爽的多产、团结、忠实及其成员的精诚合作,将救主亲在世界中的事实及教会的真正性质,彰显于世人前。

夫妻之爱

49 圣经多次敦请未婚夫妻及夫妻,以圣洁的爱培育其婚约,并以专一的爱培育其婚姻。我们这时代的许多人亦很重视人们依照各时代的良好风俗,所表现的真正夫妻之爱。这种爱情是由一个人指向另一人、出自意志及情感的行为,是特别属于人性的,包括着整个人格价值,因而使肉体及心灵的表现能拥有特殊的尊严,并使之成为夫妻之爱的特殊因素及记号。主耶稣曾以特宠及爱德治疗、玉成并升华这爱情。这兼有人的和天主的成份的夫妻之爱,导引夫妻,以自由意志并以为事实所证明的温情,互相授受其自身,并渗透二人的整个生活,且因其慷慨豪爽的行动而更为完成和增进。这爱情远远超过专靠自私主义培养、并迅速消逝的纯粹色情偏向。

这爱情因着婚姻的本有行为而得到表现并完成。夫妻亲密而圣洁的结合是正当而高贵的行为。以合乎人道方式而完成的这种行为,表现并培育夫妻的互相赠予,使二人以愉快感激的心情彼此充实。这以互相忠实所标明的爱,尤其为圣事所祝圣的爱,使二人心灵肉体,在顺境和逆境中,忠贞不贰,全无奸淫和离异的危机。人必须承认,男女二人在充份相爱中,拥有人格的平等,使为基督所加强的一夫一妻制,显得更为辉煌。但为恒心完成这使命,需要出色的美德。故此,因圣宠而坚定度圣善生活的信友夫妻,应当经常培植,并以祈祷求得这坚实的爱、豁达的心胸和牺牲精神。

倘若信友夫妻,能以忠实而和乐的夫妻之爱,并以辛勤教育子女,见称于世;同时,又能以身作则改进文化、心理友社会环境,使之有利于婚姻及家庭生活,则将使人们对真正的夫妻之爱,加深其重视心理,并形成健全的舆论。关于夫妻之爱的高贵、任务和实行,应在家庭怀抱内,给青年人以适度和应时的指尚,俾使他们能以圣洁的品格,在适当年龄上,由婚约而过渡至婚姻生活。

婚姻的繁殖力

50 婚姻与夫妻之爱本质上便是指向生育并教养子女的目标的。诚然,子女是婚姻极其卓越的成果,而且为父母本身,亦大有裨益。天主既然说过:“独自一人,不好”(创:二,18),又说“自初便造了他们一男一女”(玛:一九,4);故天主的圣意,是要人特别于其造化工程有份,并将其造化工程通传于人。于是,天主便祝福男女说:“你们要生育繁殖”(创:一,28)。所以,真正的夫妻之爱以及出自夫妻之爱的整个家庭生活方式,其目标就是夫妻们,在不轻视婚姻其它宗旨的条件下,毅然地准备和造物主及救主的圣爱合作,因为祂就是通过夫妻,来扩展并充实自己的家庭。

夫妻应将传生和教育子女,视作他们本然的使命。他们应当知道,在履行这使命时,他们是造物主天主的圣爱的合作者,同时,又好似天主圣爱的解释者。因此,他们应以适合人性及相称信友身份的责任感,满全其任务、以敬谨受教和尊敬天主的心理、并以共同的思考及努力,替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一方面,要注意自身及现有和未来子女们的福利,另一方面,要顾到时代及生活环境所有物质和精神的条件,最后亦要为自己的家庭、社会及教会的利益着想。这一判断最后应由夫妻本人在天主面前做出。信友夫妻对自身行为,应当知道他们并不得任意行事,而应服从吻合天主法律的良心指导,并谨慎遵循教会的训导权威,因为教会是在福音的光照下,正式诠解天主的法律。而天主的法律则不唯阐明夫妻之爱的充份意义,而且保卫夫妻之爱,并促使夫妻之爱臻于适合人性尊严的完美境地。所以,信友夫妻如能信赖天主的照顾,培养牺牲精神,以慷慨坚毅和吻合人性尊严及信友身份的责任感,善尽传生的任务,便是光荣天主,便是在基督内,朝向全德迈进。在这样满全天主委讬的使命的夫妻中,尤其值得提出者,是通过二人共同及明智的决定,毅然接受妥善教养更多子女的夫妻们。

但婚姻并不只是为传生而设立的。二人间所有盟约的不可拆散性和子女的幸福,要求夫妻依照正确秩序,表现并促进他们的爱,而使之臻于成熟。故此,即使多次不能如愿以偿即获得子女──婚姻仍然是二人终身的契约,仍然保有其价值及其不可拆散性。

如何使夫妻之爱和尊重生命不相冲突

51 大公会讥深知夫妻为和谐地处理其婚姻生活,往往遭受现代生活环境的阻挠,有时他们的处境使他们子女的数字至少暂时不能增加,同时为保持忠诚的夫妻之爱和执行充份的夫妻生活,感到困难。因为夫妻的亲密生活一旦中断,彼此的信誓便多次陷于危殆,而子女的生育亦可能受到危害。同时。危及子女的教育,并危及接受更多子女的决心。

为解决这些困难,有人擅自提出不正当的手段,甚至不惜犯杀婴的重罪。但教会则提醒人们,在天主钦定的传生人类的法律及培育真正夫妻恩爱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矛盾存在。

生命之主天主曾将保存生命的卓绝任务,委讬于人,并令人以相称人性尊严的方式,完成这任务。故此,由妊娠之初,生命即应受到极其谨慎的保护。堕胎和杀害婴儿构成滔天的罪行。人类属于性的本质及人类的生殖力,远远超出其它低级生命所有者。因此,属于夫妻生活的性行为,只要吻合真正人性尊严,应予尊重。所以,对调和夫妻之爱及负责的传生人类,其实际行动的道德性,并不仅以个人的诚意及其动机的估价为标准,而应以人性尊严及其行为的性质为客观的取决标准;在真正夫妻之爱的交织中,要尊重互相授与及传生人类的整个意义。要做到这点,人们非诚心潜修婚姻贞操不可。基于上述原则,教会子女在调节生育问题上,不得采取教会训导当局在诠解天主法律时所指责的途径。

人人须知,人的生命以及传生任务,不仅限于此世,并不得仅以此世来衡量并诠解之,而常应顾及人们永远的命运。

大家共同维护婚姻及家庭

52 家庭是一种培育丰富人性的学校。为使婚姻家庭生活及其使命臻于圆满的境地,需要夫妻们善意的心灵共融、共同策划,以及悉心合作来教育子女。父亲在家庭内的积极领导,为训练子女十分有利。但母亲的照料家务,尤其为幼稚的儿童所需要,亦应妥加维护:不过,合法促进妇女的社会地位一事,亦不得忽视。家庭教育应能使子女达到成年时,能以充份的责任感随从其圣召。尤其是修道圣召,而选择其生活地位。假使子女选择结婚,在为他们有利的伦理、社会及经济条件下,应能使他们建立自己的家庭。父母或监护人的义务是以明智的主意,领导青年人建立家庭,而子女们则应乐于顺听他们。但父母与监护人不得直接或间接,胁迫子女结婚或选择配偶。

在家庭内,数世同堂,彼此帮忙,以取得更大的智慧,将个人的权利与社会生活的其他需要调和起来,家庭便形成社会的基础。故此。凡有力影响社会的人士,应以有效方法,促进婚姻和家庭生活的改善。政府应以承认婚姻及家庭的真正性质,应以保卫公共道德及促进家庭福利为自己的神圣任务。父母所有生育子女的权利,及在家庭怀抱内教养子女的权利,应予保障。对不幸而没有家庭的人,也应以适当的法律及各种措施,加以保护及扶助。

信友既应把握时机,又应分辨永恒及变幻事态的界限,则必须以自己生活的榜样及同具有善意的人士合作,促进婚姻及家庭福利,战胜困难,替家庭提供适合现代生活的需要和方便。为达成此点,最有力者是信友们的基督化思想、人们的正确道德意识,及研究神学者的智慧和学识。

凡精通科学,尤其生物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者,如能以群力设法揭露调节生育的正当方法,则他们能对婚姻及家庭福祉,和人们良心的平安,贡献良多。

司铎们对家庭问题应拥有相当的知识,并应利用各种牧灵措施、借助宣讲圣道、举行礼仪及其它神修方法,培养夫妻及家庭的生活,并以慈善及耐心,坚强那处于困境中的夫妻们的心志,并以爱德鼓励他们,以期形成光辉照人的良好家庭。

各式善会,尤其家庭善会,应努力以善言善行,训练青年人和夫妻们,特别是新婚夫妻,善度其家庭、社会及使徒生活。

最后是夫妻们,他们既是依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的,又享有人性尊严,故应一心一德,互相圣化,而团结一致,俾能在其圣召的喜乐和牺性中,追随生命的元始基督,并以忠实的夫妻之爱,替基督以其圣死及复活所昭示给世人的圣爱奥迹作证。

第二章 推动文化进展的适当措施

引言

53 人只有通过文化,始能成为完美而真正的人;而文化则是用以培育人性优点及价值者。不论何时何地,一谈到人生,则人性及文化二者便紧相连系。

文化二字的意义,概括言之,不外人类用以玉成并发挥身灵诸多特长的种种,以期靠知识及劳作得以征服大地,并通过风尚及制度的改进,促使社会生活,即家庭及国家生活更为适合人性。最后,文化是历代人类以其事业来表达、传播并保存其伟大精神阅历及志愿者。目的在有益于多人,甚至整个人类。

可见人类文化不得与历史及社会分割,文化一词往往意味着历史及人种问题。为此,才有多种文化的说法。由于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事物、从事劳动、利用语言、崇奉宗教、形成风俗、制订法律和建立法律制度,以及研究学识、文艺、美术,才发生不同的公共主活方式和安排生活财富的作风;于是人们接受的习尚便形成每一团体的固有祖产。同时,便出现了由历史而来的特殊环境;各民族各时代的人们使被安置在这环境内:并从中取得可以推进人文的价值。

第一段、现代世界的文化环境

新的生活方式

54 现代人的社会及文化生活情形有了深刻的改变,在人类历史上,真可说是一个新纪元,同时亦开辟了玉成并推广文化的新途径。这新途径的开辟是得力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的跃进,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交通电讯等工具的改善。因此,现代文化具有一些特别显著的特征,即号称为“精确科学”的学科,特别养成人们的批判能力;心理学最新的研究工作对人们的活动有着深入的解释;历史学颇有助于令人以演变及进化眼光来观察世事;人们的生活习惯及风气日趋一致化:工业化、都市化等因素,促成人们的共同生活并造成新的(群众)文化,因而产生了思想、活动及休息的新方式。同时,因为各民族及各团体间日形频繁的接触,使每人及整个人类日益发现各种不同文化所有的富源,而逐渐形成一个更为普遍的文化。人类果能愈来愈尊重各种文化的特点,则这普遍文化便愈能推动并发扬天下一家的思想。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

55 在各社团及国家内,意识到自身是文化创造者的男女人士,日形增多。在全世界,独立自主及责任感非常发达,这对人类精神及道德的成熟,关系至钜。如果我们将团结世界,并将在真理及正义内建设较好世界的责任置诸目前时,这点必更为明显。于是我们便见到新的人文主义的诞生,而这主义的内容便是:人的意义是从他对其弟兄及历史所负的责任来界定。

困难与任务

56 无怪乎,在现代情况下,感到自身对发扬文化负有责任的人,怀着更高的希望;同时,一看到当前应解决的诸多矛盾而焦急不安:

现代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理应促使各国各族的人士真诚而有效地交换意见。但如何始可不致扰乱各社圈的生活、不致摧残其先人的智慧、不致危害各民族的固有特性?

如何始能促进新文化的活力与扩展。而同时不致丧失对祖先遗产的忠实?尤其迫切需要解答的,是如何把由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而产生的文化,与按照各地不同传统而研究旧文化的工作相协调?

如何才能使各种专门科学的迅速进展,不妨碍综合思想的形成,同时又能保存引人走向智慧的沉思欣赏?

专家们的学识既日趋高深与复杂,如何才能使人类分享其文化恩泽?

最后,如何始能承认文化所需求的独立自主,而不致沦为纯粹属于此世的人文主义,尤其不致违反宗教原则?

人类文化必须在上述诸多矛盾中发展,使能适应完整人格予以平衡的培育,另一面,又能帮助人们尤其信友,完成其以手足之爱彼此团结为一个人类大家庭的任务。

第二段、有关推进文化的若干原则

信德与文化

57 信友在走向天国期间,应寻求并爱好天上之事,但他们应与人们合作,建立一个更合人性世界的任务,并不减轻,反而加重。果然,公教的信德奥迹提供卓越的动机与扶助,俾使信友能以加倍的热诚完成其任务,尤其能揭示上述伟大任务的充份意义,在整个人的天职中,使人类文化占有卓绝的位置。

因人躬亲操作,或藉技术耕耘土地,使土地长出果实,并使大地变为整个人类的适宜住所,又因人有意识地在社会中承担一部份工作,便是完成天主在原始时晓示于人的统治大地、与成全造化工程的计划;同时,亦是发展自身,并且是服从基督令人们为弟兄服务的伟大诚命。

此外,攻读哲学、史学、数学、自然科学及艺术,颇有助于提高人类对于真、善、美的理解力,对于普遍价值的判断力。于是人类为那永远与天主同在、并与祂一同治理万物、且活跃于尘寰、欢乐于人间的奇妙智慧,更光明地受到照耀。

这样,人的心神更能摆脱世物的奴役,更易高举自身,奉事并静观造物真主,而且仰仗圣宠的鼓励,便于认识天主圣言:祂在降生成人、救赎世界、并汇集万有于自身之前,业已在此尘世,大放光明,“犹如照耀众人的真光”。

诚然,今天科学艺术的迈进,由于其方法之无力透视事物的内在实质,尤其探求方法不幸为人妄加推崇,以为这等方法是探求一切真理的无上准绳时,便可能偏向于某种现象论及不可知论;而且还有危险使人类太过信赖现代发明,居然相信自身可以自给自足,而不再从事寻求更为高深的事物。

但这些不幸并非今天文化的必然效果,我们决不应陷入拒绝承认科技的积极价值的诱惑中。科技的积极价值是:研究科学者的勤勉及其对真理的绝对忠实,和其它技术团体的合作精神,国际间的团结思想;科学专家对援助及维护他人,日益生动的意识和责任感;替人类、尤其替本身缺乏责任感或患有文化贫血之症的民族,改善生活的善意。在某种程度内,这一切可以准备人心接受福音。不过,这应以基督来世救人的圣爱为内在条件。

基督福音与人类文化间的各种联系

58 在福音及人类文化间存在着许多联系。自天主启示自身与其子民,至藉着祂降生成人的圣子充份发显自身与人类时,曾依照各时代所有文化,而发表了谈话。

同样,历来生活于各式环境中的教会,曾利用不同文化,向万民宣讲福音,探究并深入了解福音,并在举行礼仪及信友各种团体生活内,善加发挥福音的意义。

同时,教会使命既是归化一切民族。不分时代与地域,故教会与任何种族及国家,与任何个别生活方式及任何古的新的习俗,毫无例外地保有不可分解的关系。教会虽常忠实于某传统,但仍能深入并生活于各式文化中。其结果,则是教会本身及各民族的文化内容,益加丰富。

基督的福音不断地革新那些堕落人类所有的生活及文化,攻击并消除经常由罪恶诱惑中所发生的错误与灾祸,净化并提高各民族的风尚,并以天上财富使每个民族及时代所有的优点及资质,益加丰富,从而维护、充实并在基督内复兴。这样,教会从事满全本身的使命,同时也促进并有助于人类的文化并以其活动──礼仪活动亦不例外──训练人们获致内心的自由。

调和人类不同文化的适当办法

59 教会以上述方式提示人们,文化应以成全整个人格,并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公共福利为归宿。因此,应当培养人心,发展惊奇、透视、深思及构成个人判断的能力,并发展其宗教、伦理及社会思想。

文化既然直接发源于人类理智及社会性质,故不断地需要适度的自由以发展之。并需要依循文化本身的原则,独立行动的合法权力。因此,在不违反私人和社会所有的特殊及普遍欋利与公共利益的范围内,文化应该受人们的尊重,并应该享有若干程度的不可侵犯性。

本大公会议追溯梵蒂冈首届大公会议的教训,声明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存在,即出自信德者和出自理智者。亦声明教会并不禁止“科技和学术在各自的领域内运用其本身的原则及方法”。教会既然“承认学术友科技拥有这项合法自由”,便等于肯定其独立自主是合法的。

从这一切获得的结论是:在不违反伦理秩序及公共利益的条件下,人们可以自由探索真理,自由发表并宣传自己的意见,自由研究各种技艺,并有权利对国家大事得到真实的报导。

政府无权替每种文化指定其特点,而应替人人──连国内少数民族在内──提供促进文化生活的条件及援助。故此,尤应注意的一点,是不应使文化违背其固有宗旨,而被迫为政治及经济权力服务。

第三段、信友对文化所负几项比较迫切的任务

应承认人人有权利享受文化恩泽并应予以实现

60 目前既有拯救众多人们于不幸的无知的方法,故尤其为信友合于现时代的重大任务是:努力工作,在政治及经济方面,在本国及国际领域内,务使人们做出基本的判断;这判断要各地区的人们──不分种族、性别、国籍、宗教及社会地位──承认并实现各人有份于人类及国家文化的相称人格尊严的权利。故此,必须替每人提供足用的,尤其是基本的文化,免使大多数人因无知,或因缺乏责任感的活动,而不克对促进公共福利的任务,贡献其真正有意识的合作。

应当设法使天资足用的人们得以接受高等教育,使他们尽其可能,在人类社会上,获得与其自身本领及其所有技能相称的职位与任务。这样,任何民族的每个人及团体始能获致与其资质及传统相称的文化生活,并予以充份的发展。

此外,又应切实致力使人人不唯意识到自身有权利接受文化,而且亦有义务培植自身及援助他人。有时,某些劳工生活条件阻止人们进步于文化,并消灭人们向往文化的愿望。尤其对于农人及工人、必须使他们的劳动条件不独不阻止他们发展人格,而且有利于人格的培育。妇女业已在各种生活领域内展开活动,人们应给予她们适合女性的职务。再者,人人应当关心,务使妇女的文化生活得到承认并实现。

完整的文化教育

61 将各门学术的知识综合为一个系统,尤其在今天是特别困难的。构成文化的因素越繁多,人们越不易有组织地融会贯通一切学识。因此,拥有一切知识的真正博学者日益渺茫。然而,每人仍有义务,维护其整个人格。而人格的特殊成份便是理智、意志、良心及友爱等价值;而这些价值的基础便是创造人的天主、治疗并升华人的基督。

这种教育的主要褓母是家庭。在家庭爱的气氛中,子女更易学得事物的真正意义;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们自然能吸收良好的文化。

今天的社会存在着适合于推广教育的许多条件,尤其是到处皆是的书报,以及文化交流的新式工具,都很有利于各种文化的推广。因在各地工作时间的缩短,很多人享有日益增多的方便。他们应当善用余暇,以养护心神、以恢复肉体及精神的力量、藉着业余学习及活动、藉着游历和旅行、增进知识,并与更多人接触而互相认识。亦应利用余暇,实行户外活动并举行运动会,以获取心神的平衡,有利于社会生活:并在各阶层,各国各种族间维持友谊关系。信友应设法使我们这时代所专有的文化及团体活动,沉浸于人道及基督精神内。

上述一切,固能帮助人们达成文化充份的发展,但如不深加注意文化及学识对人格的意义,则一切尽属徒然。

文化与公教教育的和谐

62 纵然教会对推进文化多所作为,但经验指出文化和公教教育的和谐,为了偶然的理由,而不常顺利进行。

这些困难并非必然危害信德,反而刺激人们对信德真理获得更深湛的了解。科学、史学和哲学的最新研讨及发现,激发新的疑问。这些疑问又和人生发生连带关系,因而神学不得不做新的探索。

此外,神学家除应坚持神学的固有方法及需求外,教会还请他们经常从事发掘向现代人宣讲真理更适宜的方式。因为信德真理和在确保傎理内容不变的条件下,发挥真理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为人灵牧者,在领导信友度更成熟、更纯粹的信友生活时,不独应教以神学原则,而且应熟悉并运用现代科学,尤其应利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发明。

同时,在一定程度内,文艺及美术对教会生活亦大有关系。因为它们的目的是研究人的性质、难题及人努力认识并成全自身和世界的经验,揭示人类在历史及世界内所处的环境,解释人类的不幸与喜乐、急需和能力,并替人类草拟较好生活的图案;故此,文艺可以提高人类生活。这生活因时间空间的各异,而有多种不同的表现。

故此,应设法使上述文艺及美术专家们。感到教会对他们工作的了解,并使之利用其正常的自由和教会开始一个更为自然的接触。同时,凡依各国各地情形而为现代采用的新美术,亦应为教会所承认。只要其表现合乎礼仪的需求,并能高举人心向往天主,亦应采用之于圣堂内。

果真如此,则人类对天主能获得较清楚的认识,其理智能对福音更为了解,而其生活则更为幅音所薰陶。

所以,信友应与其同时代的人们度着亲密团结的生活,应彻底认识以文化所表现的他们的思想力式,应将新的学说、主张、发明和公教伦理、教义及教育连贯起来;其目的在使信友的宗教热诚及心地的圣洁,同所有科学知识及日新月异的艺术并肩前进,俾能一本公教的完整思想,而判断并解释一切。

凡在修院及大学中攻读神学者,应与那些在其它科日上崭露头角的人们,一心一德地合作。神学的研究固应对启示真理获得高深的知识,但不应与时代脱节,以期能帮助精通各门科学者,充份了解信德真理。这种神学与科学的携手合作,对训练神职人员,裨益良多。这样训练出来的神职人员,将能更适宜地向我们这时代的人们,解释有关天主、人类及世界的真理,使这真理为他们所乐于接受。而且值得希望者,是许多信友亦在神学上接受适当的教育,且有人专门致力于神学的研究和深造。为使他们克尽厥职,信友和神职人员应享有合法的自由来研究、思索,并在他们专长的问题上,谦虚而勇敢地发言。

第三章 社会与经济生活

对经济生活的若干观点

63 人是整个社经生活的创造者、中心与宗旨。故人格的尊严、人的天职及整个社会福利,在社经生活上,亦应予以尊重并推崇。

现代经济如其它社会问题一样具有下列的明显特征,即人类对自然界的控制力日趋壮大,人类彼此的交往、私人和团体间的互相倚附,日趋密切;还有政府对私人的干预亦较前大增,同时,生产方式、交换货物及相互服务的技术亦日益进步,这一切都促使经济一变而为满足人类需要的适当工具。

但仍不乏令人不安的理由。不少人,尤其在经济繁荣的地区,似乎为经济所奴化,致使其私人及社会的整个生活沉浸于经济的精神中。不独实行集体经济制的国家如此,其他国家亦然。经济生活的进展,如能加以合乎人性及理智的协调和驾驭,则可以减轻社会生活的不均;但往往反使社会问题日形恶化,并在某些地区,使弱小者的生活每况愈下,并使贫困者遭受轻视。正值大批群众缺乏最重要的物品时,少数豪富,连不甚进步的地区亦不例外,却任意挥霍、生活糜烂、奢侈与贫困共同存在于一地。一面是掌握大权并左右一切的少数人,另一面则是行动的进取与责任都无从发挥的广大群众,其生活及工作环境多次不相称其人格的尊严。

这等经济及社会的不平衡存在于农业工业及服务部门间,并存在于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经济比较富裕的国家和其他国家间的对立,日趋严重,可能危及和平。

我们这时代的人对上述的不平均,意识得日益明白。他们深知现代所有经济和技术的惊人能力,可能而且应当纠正这不幸的情况。故此,在社会经济生活上。需要许多改革,尤其应改革人心及其习惯。为达成这目的,教会在福音神光的烛照下,早已厘订了正确理智所需求的有关私人、社会及国际生活的正义及公平原则,并在近代特别加以宣布。大公会议为适应现代经济进步的需求,立意将这些原则依现代局势,予以加强并提出若干指示。

第一段、经济进展

为人服务乃经济进展的宗旨

64 今天较诸昔日尤应注意农业及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和服务的加强,以应付人口的膨胀并满足人类日益增多的欲望。所以,必须拥护技术进步和革新精神,必须鼓励人们创办、扩大企业和实行采用新式增产方法,必须嘉勉致力生产者所有锲而不舍的苦干精神。凡有利于经济进展的一切因素,皆应加以扶植。但增产的基本宗旨,不应祗是增产,亦不应祗是利润及权力,而应是为人服务,应注意人所有需求,即物资、理智、伦理、精神及宗教需求的等级,为整个的人服务。所谓人,是每位个人、每个团体、不分种族与地域。总之,经济活动应依循其本有方式及定律,在尊重伦理秩序的条件下进行,以满全天主对人所有的计划。

经济应在人类控制下进展

65 经济进展应在人类控制下进行,经济不应为资金雄厚的少数人或团体,甚至亦不应为政府及若干强国所垄断。反之,应尽量让各阶层人士积极地有分于领导经济的工作。如果事关国际经济,则应让各国都参加这工作。同时,每人及每个自由组成的团体所有自动发起的经济业务,应同政府的经济计划有着适当的配合及连系。

经济进展不应委诸私人经济活动的机械力量,亦不应全由政府主持。因此,错误的经济学说,无论其为假借虚伪自由之名而妨碍必要的改革者,抑或是将个人及社团基本权利置诸集体生产组织之后者,一律应予驳斥。

国民应当记住自己拥有政府必须承认的权利和义务,这权利与义务要他们依照自身能力,对国家的真正进步,有所贡献。尤其在经济不甚发达而迫切需要资金的国家内,凡将自己资金加以冻结--但应保留私人移居权利--便是严重危害公共利益,便是剥夺国家所需要的物质或精神的支助。

应消除社经方面太过的悬殊

66 为满全正羲和公平的需求,应全力设法、尽速消除现有而日见加深的经济过份不平均,这不平均又与私人及社会不平等相联系;不过,应尊重私人权利及各民族的特点。同时,在许多地区,应特别注意农人在生产及销售其产品上所有的困难。应帮助他们生产及销售其谷物;领导他们实行必要的改革,俾能获得公平的赢利,免使他们──如往往发生者──沦为下级公民。而农人,尤其青年农人,亦应努力学习,以争取完善的农业技术。否则,农业便不可能进步。

正义及公平要求人调整经济进展所需求的流动性,以避免私人及其家庭生活的不安定。对来自他国及其它地区的工人,应予以周至的照应,力戒在工资及工作上歧视他们;因为他们亦以其劳动,致力于国家及本地经济的繁荣。此外,人人,尤其政府,不应将工人单单视作生产工具,而应将他们视作人,并帮助他们能与其家人团聚和拥有相称的住屋,亦应鼓励他们参加所在地的社会生活。不过,应当竭尽所能。在他们本国及本地制造就业机会。

在现代不断变动的经济事业中,亦如在工业化社会的新形式中。例如在自动化日趋发达的新社会形式中,应设法提供足够的工作、接受技术和职业训练的机会,并应使人们,尤其患有疾病及年迈者,在衣食及人性尊严上,保险不受威胁。

第二段、社经生活应遵循的原则

劳动及其条件与休息

67 赖之生产、交易及提供经济服务的人的劳动,远驾乎经济生活的其它因素之上,因为其心因素只是工具而已。

人的劳动,无论出诸自动或由他人推动,直接发源于人的人格。这人格犹如一个印章,加盖于事物的性质上,并将该事物附属于劳动者。一般而论,人是靠劳动来赡养自身及其家人的,亦是靠劳动来与其弟兄接触并为他们服务的。人可能以劳动实行真正的爱德并提供合作,以完成天主的化工。而且,人将劳动奉献天主,便是参与耶稣基督的救世大工;祂曾在纳匝肋躬亲劳动而赋与劳动以高尚的尊荣。因此,人人有忠实劳动的义务和劳动的权利。社会的责任是依照实际情形,帮助人获得足够的就业机会。最后,劳动的酬报应当使工人按照各人的任务、生产技能,以及企业和公共福利情形,相称地维持其自身及其家人的物质、社会、文化及精神生活。

经济活动既有赖于人们的通力合作,则经济制度不应贻害劳动者;不然,便是大逆不道。但现代工人往往为其工作所奴役,这类奴役工人的所谓经济定律,决不得合法化。一切生产过程应配合人的人格及生活,尤其家庭生活,格外是主妇们的生活。此外,常应注意工人的性别及年龄,又应使工人在劳动时发展其自身的人格及其特长。同时,工人虽应以责任感来消耗其精力和时间,但亦应享有足够的休息和余暇,以度其家庭、文化、社会及宗教生活,在日常劳动中,如果其专长不得尽量发扬的话,便应使其享有自由发扬其专长的机会。

工人应参加企业、经济的管理以及劳工纠纷的解决

68 分工合作于经济业务者,乃是按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的拥有自由自主的人。故此,除应保留资本家、雇主、经理及工人各自专有的任务和为统一所需要的领导外,应当以指定的适宜方式,设法令人人都能积极参加企业的管理。又因社经问题往往不系乎企业家的决定,却系乎更高级机关的决定,而这决定又与工人及其子女的未来命运有关,故工人亦应亲身或通过其自由选举的代表,参加这类决定工作。

人间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工人享有真能代表他们的组织,并真能有助于妥善处理经济问题的工会的自由,享有自由参加工会活动,而不会招致报复的权利。工人适度地参与企业管理事宜,同社经的发展紧相连系。这能使每人对白己的责任与义务具有日益生动的意识,而这意识又能使每人感到自已是依照本身的技能、改善整个社经状况、并促进公共福利的一员。

在社经问题上,如不幸发生冲突,则应致力于和平解决。虽然双方常应举行善意的谈判,但在今天的情况下,为维护工人权利并满足工人的合法要求,罢工可能仍有必要,即使应是最后的办法,不过。应赶快寻求可以恢复谈判的门径。

现世财富是供人人享用的

69 天主曾经钦定,大地及其所有是供人人使用的。所以一切受造之物应在正义及爱德原则下,公平地惠及人人。任何形式的所有权──各民族依其千变万化的生活情形而制定的不同形式──常应注意天主钦定的这条法律。故此,当人使用其合法拥有的财富时,不应将财富单看成自已专有的,而应视作公有的,意即这些财富应能惠及他人。此外,人人有权利拥有一部份为本身及家人足用的财富。教会的教父及圣师主张下列意见,他们声明人有义务救助贫困者,而这又不限于使用某剩余财富;处于极端贫困中者有权利使用他人财富来筹得生活必需。鉴于世界上存在着许多饥民,故大公会议催促所有私人及政府记住教父们的警告:“要供应食物与饿莩,你若不给他食物,便等于杀死他”。尽其在我,实行将自己财富分施其他私人及民族,尤其应援助不能自助及不能发展自身者。

财富公用的思想,在经济不甚发达的社会中,至少一部份,往往通过各民族固有的传统与习惯来执行,而配给每人以必需品。但如这些习惯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新急需,则决不应坚持某些风俗绝对不得更动的说法。同时,亦不应胡乱地试图改变良好的风尚,因为如将这些风尚适当地引用于现代的情形,可能仍然有利。同样,在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中,所有社会保险及安全制度,亦能部份地有补于财富公用思想的实现。补助家庭及社会的服务机构,应竭力予以推行,尤其有关训练心神及教育的机构。不过,应注意别让国民养成对社会漠不关心的惰性。或拒不接受公共责任而不欲为社会服务的恶习。

关于投资及币制问题

70 投资应以制造就业机会,并以给现在及未来的人类提供足够的生活必需为目标。凡负责管理投资及经济事务者,无论其为私人、团体或政府,常应将这目标置诸目前。他们应承认自己的重大责任:一面应令个人及整个社会拥有足够财富,以度其相称人性尊严的生活,一面又应未雨绸缪,设法在个人或团体消费的日常必需品,并为下一代投资的需要之间,建立适度的平衡。同时,对经济不甚进步的地区所有迫在眉睫的急需,又应无时或忘。至论币制,应严密注意,勿使损及本国及他国的利益。又应力戒使经济力薄弱者,在兑换钱币时,遭受无理的剥削。

所有权、私产权及大地主

71 由于所有权及其它占有财物的私产权形式,有利于人格的表现,尤其由于上述权利替人在社会经济业务上提供负责做事的动机,故让各私人、各团体获得私产权或所有权的政策,应予拥护。

所有权给人们提供可以确保其本身及家庭独立自主的保障,故所有权可视作自由的延伸。又因私产权刺激人们善尽厥职,故私产权又成为国民自由的某种条件。

现代所有权的形式,日新月异。虽然人们拥有社会基金和由政府给予的权利和职务,但所有权仍为生活安定不可轻视的因素。不独对物质财富如是,对非物质财富如职业技能亦然。  

私产权并不妨碍政府亦拥有财产。但是,政府为了公共福利的需求及在其范围内,欲将私人财产变为己有,则非通过合法手续不可,并应给予私人以公平的赔偿。此外,私人如滥用所有权危害公共福利,政府有权加以制止。

所有权本质上便带有社会性。这点奠基于财富之公共用途的法律上。人若忽略了这社会性。则所有权多次变为造成贪婪及重大骚动的机缘,并授反对所有权者以藉口,来威胁所有权的存在。

在许多经济不甚发达的地区,存在着广大辽阔的土地。这些土地不是耕耘得不好,便是地主垄断居奇,故意不予开垦。一面又迫切需要食粮的增产,大部份居民却缺乏耕地或只有小块土地。多次,佣工或租种他人土地者,所得的只是有辱人性尊严的工资或利益,并为中间人所剥削,他们缺乏像样的住屋,他们的生活全无保障,是真正的农奴,因而没有任何运用自由及责任感的机会,没有提高生活水准、参与社会及政治生活的可能。故此,在若干情形中,改革是必需的,如: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增进佣工的安全、并激发人们自动工作的情绪,应将耕耘不善的土地分配与能使土地结出更多的果实者。不过,此时应提供人们必要的事物和工具、尤其应补助其教育、并教以互助合作的方式。如果为了公共福利,必须剥夺若干人的私产权时,则应依照情形,给予公平的赔偿。

社经生活与基督神国

72 在促进现代社经发展的业务上,信友应积极活动,并维护正义及仁爱的原则,他们应切实相信,他们对人类繁荣及世界和平,可以提出伟大的贡献。他们无论以私人或团体资格活动,应当树立良好榜样。他们除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技术和经验外,又应在此世的活动上,恪守正当的秩序,而忠实于基督及福音。他们的整个生活,私人或社会生活应薰陶于真福八端,特别生活在神贫的精神中。

凡人服从基督训诲,先寻求天国及其义德者,将能获得更慷慨而纯洁的圣爱,以帮助所有弟兄,并在爱德的启迪下,完成正义的伟业。

第四章 政治团体的生活

现代政治生活

73 由于文化、经济、社会的演进,现代各民族的组织和制度亦有了深刻的改变;这改变又非常影响了人们的政治生活,格外在行使国民自由的权利、促进公共福利的义务、调和国民彼此间及国民与政府间关系的事宜上。

人类对人性尊严的意识既日趋锐敏,世界各地便发起建立政治法制的运动,目的在于维护国民在政治生活上的权利:集会自由、结社自由、言论自由、私下或公然信奉宗教的自由。因为保障个人权利,是私人或团体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及其管理的必要条件。随着文化、经济及社会的进展,许多人渴望在政治团体的生活上占得更重要的角色。对国内少数民族,许多人较前更意识到,除不应忽略他们对国家所有任务外,人们亦有义务保障其权利。此外,人们对持有不同主张及信奉不同宗教者的尊重心,也日形增高。同时,亦建立更庞大的合作组织,以期每位国民都享有自己的权利,而不只限于若干特权阶级。

人们对有些地区现有的政治体系予以谴责,因为这些体系阻止人们行使其国民及宗教自由,迫使许多人成为政治野心家和滥用政权者的牺牲品。并使政治权力与公共福利脱节、而变质为专替某党及当权派的利益而服务的工具。

为革新人的政治生活,使之真正适合人性,最好的办法是培养人们正义、友爱及为公共福利而服务的精神,加强人们对国家的真正性质及宗旨、对政治权力的善用及其界限等基本信念。

国家的性质与宗旨

74 国家是由私人、家庭及各式社团组成的。人们由于意识到自身力量不足以充份保障人性尊严,而感到必须成立一个较大的团体,目的在于使每人在这团体内经常贡献自己的精力,以照应公共福利。于是,成立了政体不同的各式政府。所以政府是为了公共福利而存在的,公共福利是政府存在的理由和意义,政府的基本权利亦是发源于公共福利的。而所谓公共福利,则包括:一切社会生活条件,使私人、家庭及社团可以比较圆满而便利地成全自己。

国家或政府既由许多不同的人们所组成,当然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为了不因各人各执己见而使政府瓦解,故需要一个领导国民一同致力于公共福利的权力。这权力不得机械化,更不得专横暴虐,而应是一种道义力量。而这道义力量的基础便是执政者的自由意志,及其对自身职责的意识。

可见政府及其权力是以人性为基础的,所以也属于天主钦定的秩序,虽然政体及行政人员的遴选,可由国民自由抉择。

从此可知行使政权,无论是在团体内,或在代表国家的机构内,常应局限于道德范围内,常应以促进公共福利──广义的公共福利──为目标,并应依循由合法权力所业已制订,或尚待制订的法律秩序。此时,国民便应在良心上服从政府。由此可见,政府首长的责任、尊严及关系是如何伟大了。

假使政府擅自越权、欺压国民,国民不应拒绝实践为促进公共福利所应做的种种。但他们可以保卫自身及其他国民的权利,免受政府滥用权力的危害。不过,应尊重自然法及福音原则所划定的界限。

关于政府的结构及其权力的调节,其具体形式系乎各民族的特性及其历史的进展。但常应以培植对人和善,为人类有益的文明国民为目标。

人人应参与政治生活

75 建立法定的政治机构,替每位国民毫无轩轾地提供日益进步而有效的便利,使能自由而积极地参与制定国家基本法律、管理国家政务、并确立各机关的活动范围和界限,以及选举执政人员的工作,都是最适合人性的事。每位国民不得忘怀他们具有为促进公共福利,而运用其自由投票的权利和义务。凡为服务他人而献身于国家,并接受公务员的责任者,教会认为他们是值得颂扬和尊重的。

国民应当意识到自己的任务而与政府合作,为使这合作在日常国民生活中获得良好结果,必须制订一套法制,将政府各机关的任务加以清楚的划分,并建立客观有效的人权保障。应承认、保持并促进一切私人、家庭、社团的权利及这些权利的运用。但亦不应忽略每位国民的义务,此处必须提到的义务是:提供国家为公共福利所必需的物资援助和人力服务。同时,政府不得阻止人们成立家庭、社会、文化等中间社团,并不得剥夺其合法而有效地活动的权利,反应予以由衷的赞助。另一方面。国民无论其为私人或团体,不应给予政府以太多的权力,亦不应向政府要求过份的方便和利益,致使私人、家庭及团体所应有的责任感为之削弱。

因着现代情形的复杂,政府多次被迫干预社会、文化、经济事业,以期制造较好的条件,而更有效地帮助国民社团自由成全其整个人性。在人们的社会化及人格的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其意义因各民族地理及历史之差别而不同。但如为了公共福利而暂时不得不约束人们的权利,时局一好转。便应马上恢复其自由。如果政府沦为侵害私人或社团权利的极权主义者或独裁者,则是不人道的。

国民应慷慨而忠实地爱护祖国,但不得心地狭隘,却应同时注意整个人类的福利;因为各种族、各民族、各国家间因各种关系而团结为一。

信友应当感到自身对国家所负特殊而固有的使命。他们应以身作则,表现他对公共福利的责任感与服务精神。他们应以事实指出:权力和自由、个人的主动精神和整个社会的团结、统一的好处及差别的贡献,彼此之间是可以协调的。对处理世间事务,应该承认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存在,并应尊重以正当方式维护这些意见的国民或团体的行动,亦当加以尊重。政党应促进他们以为是公共福利所需求的一切,但万不得将党的利益置诸公共福利之上。目前,国民的政治教育为民众尤其为青年颇形重要,故应黾勉从事,务使每位国民能在政治生活中负起自已份内的责任。谁有或可能有资格担任这困难而极其崇高的政治工作者,应善自准备,并以公而忘私及不图贿赂的精神,努力执行其任务。他们应以完整的品格及智慧、和那不仁不义及高压作风相斗争、和那一人或一党专政及不能容物等恶势力周旋,并应以诚实、公平、乃至仁爱、勇毅,献身于公共福利。

政府与教会

76 对于政府与教会间的关系存着正确观念是极端重要的,尤其在多元社会的地区。在信友──私人或团体──以国民身份,依循信友的良心而做的一切,和信友以教会名义并与其牧人共同实行的一切之间,应加以清清晰的分别。

教会凭其职责和管辖范围决不能与政府混为一谈,亦不与任何政治体系纠缠在一起;教会是人类超越性的标志及监护者。

在各自的领域内,政府与教会是各自独立自主的机构。但二者各以其不同名义。为完成人类所有私人及社会的同一圣召而服务。二者依照时间和空间的局势越能健全地合作,便越能有效地为公共福利服务。人并非局囿于暂世生命者,人虽生活于历史内,却拥有永生的圣召。奠基于基督圣爱的教会,其使命在使爱德及正义广被于国家及国际间。教会宣扬福音真理,并通过其教义及其信友所立的榜样,而照耀人生的每一角落。教会尊重并赞助国民的政治自由和政治责任。

宗徒们及其继位者与合作者,曾经受命向人类传报救主基督。他们为满全其使徒职责所倚恃者是天主的德能,而天主则在作证者的怯弱中,彰显了福音的德能。凡献身于宣扬天主圣言者,应当运用福音所固有的方法与助佑,这方法与助佑迥异于政府所运用者。

诚然,此世的一切与超性的种种紧相连系,故教会在其使命的需求下,亦使用暂世的事物。但教会并不深寄其希望于政府畀予的特权;而且一旦得悉这些特权玷污其为基督作证的纯洁精神,或者在新的生活方式需要别种安排时,便将放弃其合法获致的权利。教会在各时各地应享有真正自由,以宣扬信德及有关社会的教义,在人间顺利地执行其任务,并发表其攸关伦理问题的判断;如果在人们的基本权利及人灵的得救要求时,在政治的事件上,教会亦发表其判断。教会依照不同时代及环境,只运用一切符合福音精神及公共福利的方法。

教会忠实遵从福音原则而履行其使命于此世。其使命是:助长并提高人类社会中所有的真、善、美,并为天主的光荣而加强人世间的和平。

第五章 维护和平及推动国际团体

引言

77 近年来,由业经爆发或行将爆发的战争而产生的灾祸与焦虑,仍然持续在人间;整个人类大家庭在其朝向成熟迈进的过程上,抵达了极端险恶的时刻。虽然全球人类逐渐趋于团结,并对这点拥有较为清楚的意识,但除非以新的精神朝向真的和平迈进,则为全球人类建设一个真正适合人性尊严的世界之伟大工程,决不可能完成。因此,“致和者乃真福,因为他们将称为天主之子”(玛:五,9),宣称此一福音,同人类的高尚愿望,至为吻合,在现代,尤应放射出新的光芒。 

所以,大公会议除谴责战争残酷外,切愿阐明和平的真正而高贵的含义,并竭诚呼吁信友,仰赖缔和平者基督的助佑,同普世万民携手合作,以奠定和平于正义及仁爱中,并提供和平方略。

和平的性质

78 和平并不只是不作战,亦不只是敌对双方之间建立武力的平衡,更不在于独裁镇压,而是名符其实的正义的伟业。造物主为人类社会安置了秩序,和平便是秩序的成果,应由渴求更完美正义的人们,见诸实行。人类公共福利固然基本上由永恒法律所统辖,但其具体的要求则按历史的进展有不断的演变。故此,和平决非一劳永逸之事,而应经常由人类去建树。此外,由于人类意志薄弱,而又为罪恶所重创,故欲获致和平,需要人人恒心控制其私欲,并需要合法权力的督导。

但这还不够,除非人权的利益获得保障,除非人们互相信任,自动与他人交换其心灵与天才的财富,则世界不可能获得和平。决心尊重他人及各民族的尊严,实行并致力于博爱,是建树和平的必要因素。故和平亦是爱德的成果,爱德远超过正义所能贡献的。

源于爱人的现世和平,乃基督和平的表记和结果,而基督则出自圣父。降生成人的天主圣子是和平之王,祂曾以其苦架使人类与天主言归于好,并使全人类融合为一个民族,一个身体。祂曾在自身内杀死了仇恨,复活后被举扬,又将爱德之神注于人心。

故此,我们热切呼吁所有信友,要在爱德内实行真理,并联合所有真正爱好和平的人士,一同祈祷和平、建设和平。

我们既为上述精神所激发,故不得不表扬那些不以暴力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愿采用弱者的方法来自卫的人士,他们这种自卫要尽量不损害他人及团体的权利与义务。 

因为人都是罪人,直到基督再度来临,常有战争的危险;但是人类可以彼此亲爱团结,将战胜罪恶,并战胜暴力,直到实现下列预言:“他们将把自己的刀剑铸成锄头,将自己的矛戟炼作镰刀;各民族将不再兵刃相见,亦不再练习作战”(依:二,4)。

第一段 避免战争

应遏止战争的残酷

79 最近的战争虽然替我们这世界,造成了物质与精神的极大创伤,但在某些地区,天天仍在继续其毁灭性的恶作剧。又因所使用的各式科学武器,其残酷性势必使作战双方远较已往更为野蛮。同时,因着现代情形的复杂及国际关系的错综,人们可以新的方式,即以阴谋颠覆的手段,做着长期明枪暗箭的战争。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将恐怖政策视作战争的新方法。

大公会议鉴于人类的堕落,立意首先提示人们万民公法及其普遍原则,继续有效,人类良知日益坚决主张并大声宣扬这原则。蓄意违反这原则的行为和强制人们执行这行为的号令,构成滔天的罪孽;其属下亦不能以盲目的服从而辞其咎。在这类罪行中,首应提出者是有计划地消灭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及少数民族。这点应为人人所深恶痛绝,并严加谴责。同时,另一种人则应予嘉勉,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不惜公然反抗颁发这类罪恶命令的长官。

为减轻军事行动的不人道及其恶果,已有为好些国家所签署的国际协定存在,比如有关伤兵及俘虏的待遇等类似协定。这些协定应加遵守,所有的人,尤其各国当局及技术人员,应竭尽全力,使这些协定实现,以便更有效地遏止战争的残无人道。至于按照良心的指示,有些人不愿使用武器,而情愿接受其它有益人类社会的服务,似乎应为他们制定适合人道的法律,亦不失公平之道。

诚然,战争并未曾根绝。几时有职争危机存在,而又没有合法的国际组织拥有适当的权力。则使用一切属于和平调解的方法之后,不得否认国家有合法的自卫权利。国家首长及分担国家责任的人,既负有照应其民众福利的任务,则对如此大问题,应慎重将事。但正义的自卫战争和以征服他国为目标的战争,截然不同。武力雄厚并不能使其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运用都成为合法的。如不幸而爆发战争,作战的双方并不因此而可以为所欲为。

为祖国服兵役者,应知自身乃为民族安全及自由而服务;他们如能善尽厥职,必能有益于和平。

全面战争

80 因着科学武器的日新月异,战争的可怖和凶恶亦无穷地增加了。使用这类武器的战争,会造成巨大而毫无辨别的普遍毁灭,这已远远越出了合法自卫的界限。此外,假如不幸有人使用现代强国军火库内所拥有的这类武器,则对方亦势必使用之,除了由此而招致世界上的许多毁灭和致命的后果,势必造成双方全面的歼灭。

上述种种迫使我们以新的观点,研讨战争问题、现代人必须知道,他们对所有战争行为,应该担负严重的责任。未来人类的命运绝大部分系于他们今天所做的决议。

大公会议考虑了上述一切,特将近代教宗们对全面战争所做谴责,视同出诸自己,并声明:

凡志在毫不加辨别地,消灭整个都市或广阔地区及其居民的战争行为,是反对天主及人类的孽行,应坚决而不犹豫地加以谴责。

现代战争特殊危机在于替拥有新式科学武器者,提供造成这类罪孽的机会,并为了一种无可避免的连带关系,可能驱使人们的意志,做出极其残酷的决定来。为使这类战争永不发生于将来,会集于此间的全球主教们,吁请所有的人,尤某各国当局及握有兵权者,常要在天主及整个人类面前,熟思其重大责任。

军备竞赛

81 各国制造科学武器,并非单为了战时使用。因为各国自卫武力是否雄厚,全看其反击敌人的闪电能力,故逐年增进的武器制造,就变成吓阻敌人的特殊政策。许多人认为这是稳固某种国际和平至为有效的手段。

这政策的吓阻力,无论其是否有效,人们应当深信,许多国家所实行的军备竞赛政策,并非巩固和平的稳妥途径;同时,所谓武力的平衡,亦非安全而真正的和平。军备竞赛不唯不能取消战争的根源,而且逐渐增加之。各国既以巨额的资金制造新式武器,则无力提供足用的资金以救助全球现有的广大贫困。国际间的歧见不独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反而蔓延到世界其它地区。为消除此一怪现象,为解除窒息世界人心的焦虑,而恢复真正的和平,人们应洗心革面,采取新的策略。

因此,必须再次声明: 

军备竞赛是人类的最大创伤,并给予贫困者以忍无可忍的打击。应该耽心,如各国继续这政策,则将不免有大祸临头之日,因为凶祸的恶因已经齐备。

我们人类可能为造成的灾祸所警告,利用上主恩赐我们现有的一刻,意识到我们的责任,设法寻找出一条更适合人性尊严的方式和解决人类纠纷的途径。天主的圣意要我们设法自拔于战争的古老奴役。如果我们不幸拒绝这种努力,我们不能预料我们所走的歧途,将带领我们到何处去。

禁绝战争与国际避战行动

82 所以,我们要全力设法,务使有一天,在各国同意下,得以禁绝一切战争。这需要建立一个为各国所承认的普遍权力,使之拥有有效的力量,以妥善、保证人们的安全,遵守正义并尊重权利。在这种权力尚未建立之前,现有的国际团体,应热诚致力于研究这类保证人人安全比较适宜的方法。又因和平是各族互相信任的结果,而并非可能以武力强加于各国者,故各国应设法终止军备竞赛。但为使裁军真的开始实现,则不应是片面的,必须按照协议,各国以同一步伐进行,并有真正有效的保证才成。

同时,不应忽视现在已有的防止战争危机的措施。并应对好些人士的善意,加以赞助。他们虽然肩负着崇高职位和艰钜责任,虽则他们无法否认事情的复杂性,但鉴于其使命之重大,仍然致力于防止其所憎恨的战争。应诚恳祈求天主,恩赐他们神力,俾能恒心前进,毅然完成这伟大爱人的伟大工作,而树立和平。今天,这工作向他们要求者是:其心神应跨出本国彊界、放弃自私的国家主义和征服他国的野心,对整个人类,即正在朝向更亲密的团结而艰苦进行的人类。培养深刻的尊敬心理。

关于和平及裁军问题,人们至今所做勤奋而长期的研讨、国际协会所做的尝试与努力,应当视作解决这些重大问题的第一步,并应加紧推动之,俾能为将来真有实际的贡献。但必须注意者是不要将事情委讬某些人办理后,而忽略改进自己的心灵。因为各国首长不独负责本国国民的公共福利,而且亦应推动全球人类的利益,他们为民众的舆论及意见所左右。当敌对、轻视、不信任、种族仇恨和固执成见在人们中间制造分裂及冲突时,则他们建树和平的努力,便是徒然的。故当务之急是革新思想的教育,使舆情指向新方向。凡献身教育,尤其那些献身青年教育及左右舆论者,其最重责任是以新的和平思想培养人心。我们每人都应改造自己的心,并应着眼于全世界,着眼于同他人携手合作,以改善人类生活。

人们不应为虚妄的希望所愚弄。除非放弃仇恨,并为保证和平于将来,而缔结坚强正直的协约,则业已处于严重危机中的人类,即使拥有杰出的科学成就,或将不免走向一个凶险的时刻,那时,除死亡的和平外,将没有其它和平可言。置身于现代焦虑中的基督教会,在说这些话时,仍不放弃坚定的希望,教会向我们这时代的人类,不拘时机的好坏,一再陈述保禄宗徒的宣告:为使人回心转意,“看!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正是得救的时候”。

第二段、建立国际组织

纷争的原因及其补救的方法

83 为建树和平,首先要彻底根除民族间所有促成战争的争执原因,尤其是违反正义的行为。争执往往造端于经济上过度的不平均和补救方法的过度迟缓。有时则导源于征服他人及篾视人权尊严的邪恶精神;更深刻地说,则是由于人们的妒忌、不信任、自大及自私等物欲的猖獗。因人们无法容忍这样多的违反秩序的事情,故即使不致爆发战争,世界仍不免为不断产生的纠纷和暴乱所扰攘。又因同样不幸亦发生在国际关系上,故绝对需要有组织良好而坚强的国际团体,使各国互相合作,以克服或事先预防这些不幸,并制止这些无羁的暴力,并须致力于创建专门促进和平的团体。

由各国组织成的团体及国际机构

84 现代全球人类及民族间的联系日趋密切,在这局势下,为了适宜地求取,并有效地获致整个人类的公益,实在需要在各民族间设立一个适合现代任务的组织,尤其要救济无数尚在遭受极端贫困的地区。

为达成此目标,应当设立各式国际团体,以应付人类各种急需。这些急需有的属于社会范围,如:衣食、卫生、教育和就业机会等;有的则属于某些特殊情形,如:解救正在开发中的国家所有普遍的急需、赈济散布于全球的逃亡者、并支援移居他国者及其家庭等。

诚然,现在业经成立的国际组织,无论其为全球性的或区域性的,确已有功于人类。这些组织好似为全人类奠定国际基础的初步努力,以解决我们这时代的重大问题,尤其为在各地促成进步,并为避免各式战争。在这方面,教会乐于看到在信友与非信友之间盛行着真正的友爱精神,加强人们的努力,以救助人类的巨大灾难。

国际经济合作

85 由于现代人类所有的密切关系,在经济方面,亦需要范围较广的国际合作。虽则所有民族几乎都已获得了独立,但距离摆脱过份的不平等和依属他人的不幸局面,尚很遥远,又不能避免遭受内部困扰的危险。

一国的进步系乎人力及资金的援助。各国国民应透过教育及职业训练,使能有资格担负各式经济及社会任务。为此,需要外国专家的援助,但这些专家不应以征服者的身份,而应以帮忙及合作者的身份自居。要想替正在发展中的国家提供物质援助,非对世界现行的通商习惯,加以深刻的改造不可。此外,进步的各国又应以别种方式,如:以馈赠、贷款或投资来帮忙他们。不过,帮忙他人者不应存心贪婪,而应慷慨豪爽,而接受援助者,则应正直诚实。

为建树真的世界经济秩序,必须铲除过度好利、国家主义的野心、政治上的统治欲、贪图军事利益,及试图宣传并强人接受自己的思想等阴谋。人们提出的社会经济体系,已有多种;但人类期待于专家者,是发掘适用于各地的世界经济的基本原则。假使人人捐弃成见,准备和人坦诚交谈,则发掘上述原则一事,自然水到渠成。

几项适用的规则

86 为实行上述合作,下列数项似乎是适用的规则:

(甲)正在开发中的各国应深刻于心,并清楚宣布而坚决主张:充份培育国民的人格,才是进步的目的。他们应牢记于心,进步的产生与增长,特别是靠着各民族自身的辛勤劳作和智慧,不应专靠他人的资助,而尤其在乎充份发挥自身财富,并培植本身的资质及传统。凡对他人拥有影响力者,在上述几点上,应当起领导作用。

(乙)业已进步的国家负有重大责任,帮忙正在开发中的国家,完成上述任务。故此,要实现这种世界性的经济合作,进步的各国必须对自身从事思想及物质的适应。

他们同比较贫弱的各国交易时,应殷切注意这些国家的利益;因为他们锁售本国出品所赚取的利润,正是贫弱国家所需以赡养自身者。

(丙)国际组织的职责是调度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俾使这类援助得以有效而公允分配。此外,在恪守辅导原则条件下,国际组织应调整全球的经济关系,务使按照正义原则发展。

应建立调整并促进国际的机构,尤其对于不甚进步的国家,以纠正由于各国间经济力量的过份悬殊而造成的缺陷。这调整工作应同技术、文化、货币等援助,紧相联系,并提供有意发展的各国以必要的援助,以适当地增进其经济力量。

(丁)在许多场合中,急需修正各国经济及社会结构。但应力戒运用尚未成熟的解决办法,尤其只能增进物质舒适而危害精神利益的意见。因为“人不单靠面包生活,而且亦需要出自天主口中的圣言”(玛:四,4)。人类大家庭的每一份子都拥有由天主委讬人类的某些精神宝藏。这宝藏存在于各国自身的良好传统内,即使许多人不知道这宝藏的由来。

对解决人口问题应有的国际合作

87 现在有好些民族,除遭受许多其他困扰外,往往又受着人口激增的压力。对这点,国际合作尤其必要。各国,尤其生活富裕的各国,迫切需要充分而精诚的合作。寻求方法,替整个人类提供相称人性尊严的生活和教育。若干民族如能接受相当的训练,而在农业生产上,以新的技术,取代古老的土法,定能多多改善其生活条件。不过,应先致力于改善其社会秩序,并公平分配土地。然后,以必要的明智,使新的技术适用在其环境内。

政府在其职权范圈内,对处理本国人口问题,拥有其权利及义务,如:从事有关社会及家庭问题的立法、由农村向都市移民的问题、对本国情形及需要应有所报告。由于近年来这问题非常困扰人心,故希望公教专家,尤其大学内的专家,对这问题继续深加研究并广事发掘。

由于许多人肯定,世界或至少某些国家的人口,甚为膨胀,应让政府运用各种政策,来减轻人口的威胁,故大公会议特此劝告人类,戒绝使用一切违反道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无论这些方法是公然或暗中由人们所推动,抑或是强制执行者。因为按照人对婚姻及生育子女有不可转让的权利,决定生育多少子女一点,应由父母根据正确判断来执行,决不应由政府来主张。又因父母的判断是否正确,全看其良心是否正确,故关系至重者,是人人应有可能,来培养正确而符合人性的责任感,而这责任感应在不忽略时代和事实的条件下,尊重天主的法律。关于这点,需要改善各地的教育及社会条件,尤其需要提供人们的宗教训练,或至少使人们受到完整的道德教育。至于科学所发掘的可以帮助夫妻安排子女数目的方法,只要能证明其为保险而吻合伦理秩序者,应以明智方式,授之于人。

信友救助他人的任务

88 信友应尊重人们的合法自由,并对人人实行友爱,全心并乐意地同人们合作。以建立一个国际秩序。尤其现在世界上大部份人尚处于贫困中,而基督则似乎藉着贫困者,在大声疾呼,吁请其弟子实践爱德。切勿使人垢病,在某些国家,其大多数居民为信友,丰衣足食,而其他国家反倒缺乏生活必需品,并为饥饿、病苦及各种不幸所困扰。因为基督教会的光荣与标志便是信友们的贫穷及爱德精神。

信友,尤其青年信友,自愿献身于救助他人及其他民族者,堪受颂扬及支援。整个天主子民,在主教以言以行的督导下,有义务尽共所能,解救现代疾苦;并且应如古时的习惯,不唯以剩余财物,而且以自己的生活必需品来赈济他人。

收集和分发救济物资的方式,不必十分严格和一致,但在各教区,各国及全世界,应有一个良好秩序,而且合适的话,公教信友应与其他信仰基督的弟兄们,携手合作。有秩序、有组织的社会与爱德活动,不独不为爱德所禁止,而且为爱德所要求。故凡有意援助正在开发中的国家者,应组织相宜的机构。

教会置身于国际团体

89 教会遵循其来自天主的使命,向天下万民宣讲福音,并分施圣宠的宝藏,颇有助于巩固世界和平,并替人与人及国与国间的友好团结,奠定坚实基础,就是使人们认识天主的法律及自然律。因此,教会绝对应置身于国际团体内,以透过其所有公共机构,和只以服务他人为目标的信友们的真诚合作,而培育并促进整个人类的合作精神。

假使信友意识到自己做人及做信友的责任,并在日常生活中设法感召人们与国际机构爽快合作,则上述目的便可有效达成。在以青年为对象的宗教及公民教育中,更应加意顾及到这一点。

信友在国际机构中的责任

90 信友参加国际活动的卓越形式,以私人身份,或以团体名义,无疑地。是在专为培养各国合作精神而成立或行将成立的组织内服务。尤其若干公教国际组织,很能有助于建立一个和平而友爱的国际团体。这类公教组织应予加强,使拥有更多训练有素的成员,提供其所需的更多资助,并对其人力物力善加配合。因为在我们这时代,活动的效率及交换意见的必要,在在都要我们采取统一步骤,这类组织颇有利于发扬人们天下一家的思想。毫无疑问,这是信友本有的思想,同时又颇有助于培养信友对整个世界具有休戚相关和责任感的真正意识。

最后,为使信友善尽其在国际机构内的责任,应设法与奉行同一福音及同一爱德的分离的弟兄们,或与所有渴慕真正和平的人士们,主动而积极地合作。

大公会议鉴于大部份人类,尚为无穷的灾难所困扰,并为在各地促进正义及基督对贫困者的慈爱,认为成立一个专为激发普世信友、促进贫困国家的发展,并推行社会正义的世界性公教机构,是颇为适时的举措。

结论

每位信友及局部教会的任务

91 上述一切,是大公会议依照教会真理而陈述的,目的在使我们这时代的人们──无论是信仰天主者,或不明白承认天主者。更清楚地认识其完整使命,而建造一个符合人性尊严的世界。追求一个根深蒂固的、世界性的友爱团结,并在爱德的激发下,慷慨豪爽,通力合作,以响应我们这时代的迫切需求。

当然,由于大公会议面对着广大无边的世界所有不同情况和各式各样的文化,故上述种种,往往在许多章节,故意只就一般情形发言。而且,其所发表的道理,虽早为教会所接受,但多次所涉及的为人世间不断演变的际遇,故将来仍须继续发挥。不过,我们仍抱有信心,认为我们根据天主圣言及福音精神所谈到的许多问题,将能对大家有所裨益,尤其信友们在主教们的指导下,将上述种种,实际运用于各民族及各思想界内时,必将收效。

应与所有的人坦诚交谈

92 教会负有以福音神光照耀整个世界,并将所有的人,不分国籍、种族及文化,团结于一个圣神内的使命;因而教会便成为友爱的信号,这友爱许可并鼓励人们坦诚交谈。

首先需要教会内的人们,互相器重、尊敬及亲睦、并承认一切合法的差异,俾能在身为天主子民的人们中间,即牧人与信友间,展开交换意见的工作,而获致不断增多的果实。团结信友们的锁链,远较分裂他们的动机,更为坚强。在必要的事上应有统一,在怀疑的事上应有自由,在一切事上应有爱德。

我们的心神亦怀念着那些尚未与我们完整共融的弟兄及其团体。但因着对父、子、圣神的信仰与爱德的锁链,我们已紧相结合,我们知道基督徒的合一,乃现代许多人士──连许多不信仰基督者在内──所期待及渴望的目标。这合一,在圣神德能下,在真理及爱德内越增进,为全世界,越形成团结与和平的吉兆。所以我们要一心一德,利用现代所有日趋适宜而有效的方法,努力薰陶在福音精神内,弟兄般地携手合作,来替人类大家庭服务。而人类大家庭的圣召,便是在基督内成功为天主子女的家庭。

我们亦念想到认识天主,并在其传统内保留着宝贵的宗教及人文因素的人士们,希望透过开诚布公的交谈,促使双方都忠实接受圣神的感动,而踊跃奉行之。

我们希望同所有人士交换意见,纯粹出于爱慕真理之诚,只要保持着相当的明智,我们不拒绝与任何人士交谈;有人拥有卓越的美德,而尚未认识这些美德的创造者天主,有人甚至反对并迫害教会,但我们仍不拒绝与他们交谈。天主父是万有的真原及宗旨,故我们都接受了互为弟兄的使命。我们既拥有由人性及天主而来的同一使命,我们可以而且应当捐弃暴力与欺诈。为建设一个享有真正和平的世界,而通力合作。

应达成建立较好世界的目标

93 “如果你们彼此亲爱,世人将因此而认出你们是我的弟子来”(若:一三、35),信友记取基督的这段圣言,则再没有比慷慨而有效地服务我们这时代的人类,更应为他们所热烈愿望的事。所以,信友们忠实遵从福音圣训、凭藉福音德能、联合所有爱好并实行正义的人士,接受了一项应在此世完成的艰钜工作,并在末日将向审判人类的法官基督,清交账目。不是凡口称“主啊,主啊!”的人,将进入天国,而是承行天主旨意,真正着手工作的人才能进入天国。而天父的旨意是要我们以言以行在人人身上,承认并热爱我们的长兄基督,而为真理作证,并将天父圣爱的奥迹传报他人。如此行事,则普世人类便将激发生动的希望──这希望是圣神的恩宠──以期终有一天,能跻入和平极乐之境,能进入上主发显光荣的天乡。

“天主能按照祂在我们身上所发挥的德能,成就一切,远远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愿祂在教会内并在基督耶稣内获享光荣,直至万世万代!阿们!”(弗:三,20-22)。

教宗公布令

本宪章内所载全部与各节,均为神圣公会议教长们所赞同。我们以基督所赋予的宗座权力,偕同可敬的教长们,在圣神内,予以批准、审订、制定,并为天主的光荣,特将会议所规定者,明令公布。

公教会主教 保禄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七日颁于罗马圣伯铎大殿

(以下为教长们的签署)

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中国主教团秘书处编译,台北:天主教教务协

进会,一九八八年九月再版。

准印者:不详

廖雅伦校对,二零零三年七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