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y:
-
Categories:文告及牧函, 陳日君樞機牧函、文章
二零零七年圣诞牧函
各位兄弟姊妹:
在将临期牧函里我强调了「婚姻的神圣,家庭的重要,生命的宝贵」。这两星期内的很多新闻使我更觉悟到这题目的急切性。今以一个特殊方式给你们这圣 诞牧函。
(一) 以下是本人投稿报章的一篇文章 (编按:明报十二月十九日刊出),在这里供教友们研读。
性教育不等同避孕教育
最近不少专家在传媒中大谈香港性教育不足,主张加强青少年的避孕知识,明白意外怀孕的风险,并提出及早寻求合法堕胎手术作为解决问题方法 云云。
笔者亦认同本港的青少年性教育有不少值得改善的地方,例如不应只停留在生理反应的层次,还该触及情感丶社交丶生涯规划丶婚姻丶孕育生命丶 家庭丶伦理甚至精神的幅度。性既然涉及整个人 -肉体与灵性- 个人成长及人与人的关系,性教育便需要与年龄相配 (age appropriate)丶整全性(holistic) 及深入 (in-depth),不致流於只是处理性的表象,如性病丶避孕等。
性教育无可避免地是具有价值取向的教育工作 (value education),因为所谓价值中立 (value-free) 的说法本身已是一种价值取向。当某人提议可考 虑以堕胎手术结束一个无辜胎儿的生命以解决未婚少女意外怀孕时,这人对生命已有一套特定的价值观。现今传媒论述往往将具有婚姻丶家庭及生命价值取向的性教育定性为「压抑」丶「禁欲式」的重轭,而不是引导青少年学习 自制 (self-mastery) 及尊重自己及他人身体尊严的培育工作,这种说法令人遗憾。现代心理学清楚指出,自主自制是品格成熟及成功人生的必然要素。我们教育学生在学业及体格上的进步需要自律及操练,为何偏偏在性心理发 展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方面却剔除节制纪律的训练呢?
最後,家长是子女们性教育的启导者与首要导师,他们有天赋的责任及权利将健康积极的性教育观传授给下一代,并造福社群。学校或其他社会建 制应强化他们在性教育方面的职责与功能,而不是绕道或取代他们的角色。父母这份自然权利当受到文明社会的尊重。
23-12-2007 (公教报)
(二) 我发起一个徵文运动,欢迎教内外青年丶成人,环绕上面的文章,宣讲:「青年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才真正是甜蜜的,团结的家庭才给生命恒久的支持,一 个社会能欢迎新生命并教育他们走天主诫命的道路才能带来幸福。」 (详情稍後见公教报)
(三) 本人会联系教会内有关人士准备招开一个记者招待会,介绍教会的性教育概 念。
马槽里的圣婴在痛哭。太多青年被误导了,太多家庭破碎了,太多小生命被遗弃了。让我们安慰这位为我们降生的婴孩天主,愿无染原罪,完全纯洁的玛利 亚教我们怎样安慰祂。
您们的主教
陈日君枢机
二零零七年
-
By: davc
-
-
By: davc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