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

第四十八届世界传播日文告
传播应为真正的相遇文化服务

〔2014年 6月1日,主日〕


主内的弟兄姊妹: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得越来越「小」的世界中,在那里因此,它看来更容易让我们所有人成为邻人。 交通和通讯科技的发展将我们彼此拉得更近和令我们有更紧密的联系,即使全球化使我们日渐互相依赖。 然而,分岐,有时是颇大,继续存在於人类大家庭。 在全球层面上,我们看到富人的富裕和穷人的穷困之间一个可耻的差距。 许多时我们只需要在街上一走,看看露宿街头的人和商店橱窗璀璨的灯光之间的对比。 我们对此已习以为常,它们已不再烦扰我们。 我们的世界忍受种种形式的排斥丶边缘化和贫穷,不用说由经济丶政治丶意识形态和很遗憾,甚至由宗教动机结合成衍生出的冲突。

处身这样的世界,媒体能帮助我们感觉与人更互相靠近,营造人类大家庭的团结感,反而能激发共融和认真的努力,以确保所有人有一个更有尊严的生命。 良好的沟通帮助我们发展更紧密,彼此更了解,最终更趋团结。分化我们的高墙,只会在我们准备好聆听和互相学习时才能崩溃。 我们需要通过种种形式的对话,帮助我们增进了解和互相尊重,以解决我们之间的分岐。 相遇文化不但要求我们准备好施予,还要接受。 媒体在这方面给予很大帮助,特别在今时今日,当人类通讯网络已经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 互联网,特别提供相遇和团结的巨大可能性。 这确实是天主给我们一份美好的礼物。

这并不是说某些问题不存在。 信息传达的速度超出我们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这非有助於更平衡和适当的自我表达形式。 种种公开表达的意见可以被视为有帮助的,但也促使人们将自己阻隔於一些只确认他们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或政治和经济利益之外。 传播的世界能帮助我们扩大知识或迷失方向。 对数码连线的渴求能导致我们的邻人丶距离我们最近的人孤立我们。 我们不应忽视那些不论出於什麽原因无法接触社会媒体的人,引致被遗弃的风险这事实。

虽然这些不足是真实,它们不能解释拒绝社会媒体; 而是他们提醒我们传播最终是一个人而非技术的成就。 它怎样之後帮助我们在数码环境内增进人性和彼此的了解? 我们需要,例如,恢复某些蓄意和沉着的感觉。 这需要时间和保持静默和倾听的能力。 如果我们想了解那些和我们不同的人,我们也需要保持耐性。 当人们不只在被容忍时,但知道他们真正被接纳的时候,才能完全地表达自己。 假如我们真诚地留心倾听别人,我们会学习以不同角度看世界和欣赏彰显於不同文化和传统中的人类经验的丰饶。 我们也会学习更充分欣赏由基督宗教启迪的重要价值观,如人的视野丶婚姻和家庭的性质丶政治和宗教领域之间的正确分野丶团结和互补原则等等。

那麽,传播应为相遇的真实文化服务? 作为上主的门徒,按照福音跟其他人相遇,它对我们来说是什麽意思? 尽管我们有自身的局限和有罪恶感,我们如何真正互相靠近? 这些问题总结为一位经师 - 一位传播者– 曾经问耶稣 : 「谁是我的近人?」(路 10:29)。 这问题帮助我们看到传播方面的「睦邻」。 我们可以把问题这样释义 : 我们怎能在运用传播媒体和由数码科技营造的新环境中睦邻呢? 我在慈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找到答案,它也是有关信息交流的比喻。 那些实际上沟通的成为近人。慈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不仅拉近那个他发现半死在路旁的人;他为他负起责任。 耶稣转移我们的理解:它不只关於看到他人如看到自己般,但也关於令自己像他人的能力。 传播是真正关於理解到我们都是人,都是天主的儿女。 我喜欢看到这种传播的力量如睦邻般。

每当传播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或操纵他人时,我们正对待像比喻中那被劫匪痛打和被遗弃在路上的人,所遭受的痛苦的一种暴力侵略。 肋未人和神父不视他为近人,但却视为被距於门外的陌生人。 当时,这是由於纯洁礼的规则影响他们的反应。时下有一种危险,某些媒体影响我们的回应,以致我们察觉不到真正的近人。

 

於数码高速公路上作为路人是不足够,只是「连系着」;连系需要发展为真正的相遇。 我们不能离群独居,封闭自己。 我们需要去爱和被爱。 我们需要温和亲切。 媒体策略不确保在传播上是美丶善良和真实。 媒体世界也必须关注人性,它也被要求展示温柔的一面。 数码世界可以是一个富於人性的环境,一个不是只有电线,而是有人的网络。 媒体的公正性只是外表;只有那些在他们的通讯中抽身而出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为其他人的真正参考依据。 个人的参与是一个传播者可信赖的基础。 基督徒见证,多得互联网,能够触及人类存在的边缘。

 

由於我经常注意到,如果要我在一个伤痕累累的教会和一个过份聚焦的教会中选择,我豪不犹豫选择前者。 那些人们居住和他们被触及的俗世的「街道」,无论是效用和感情上。 数码高速公路是其中之一,一条充斥人群的街道,人们经常互相伤害,男和女在寻找赎世或希望。 通过互联网,基督徒信息能到达地极 (宗 1:8)。 保持我们教会的大门开放也是指将它们在数码环境中保持开放,因此人们无论在生活中的任何情况都能进入,因此福音能走出去接触所有人。我们被召叫向外展示教会是我们所有人的家。 我们是否能够传递这个教会的形象? 传播是一种表达整个教会的传教感召;今日社交网络是一种方法去经历这感召以发掘信德的美和与基督相遇的美。 在传播的领域里,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带来温暖和振奋人心的教会。

有效的基督徒见证,不是关於以宗教信息轰炸人们,而是关於我们「透过愿意耐心和恭敬地,全心向其他人分享他们的问题和疑问,因为他们促进追寻人类存在的真谛和意义」(本笃十六世,2013年第四十七届世界传播日文告)。 我们必须记得门徒往厄玛乌的路上。 我们必须能够与今天的男女对话,以了解他们的期望丶疑问和希望,为他们带来福音,耶稣基督自己,天主的化身,祂从罪恶和死亡中死去和复活以释放我们。 我们被激发成为有深度的人,留意在我们身边正发生的事和灵性上警觉。 对话是指相信其他人有值得说的话和考虑他或她的想法和观点。 参与对话并不代表公开放弃我们自己的想法和传统,但要求对话本身是有效和绝对。

 

愿慈善撒玛利亚人的形象,倾向在伤者的伤口上浇上油和酒,成为我们灵感的泉源。 让我们的交流成为舒缓痛楚的香脂和使人心宽的醇酒。 愿我们照亮别人的光不是由於化妆品或特别效果,而是我们作为关爱和仁慈,为那些受了伤和被遗忘在路边的人的「近人」。 让我们勇敢地成为数码世界的公民。 教会需要被关注,现在於传播世界里,为了与今日的人对话和帮助他们与基督相遇。 她需要成为一个在众人身边,能够一路上陪伴每个人的教会。 革命正发生在通讯媒体和资讯科技的领域中,代表一个伟大和令人兴奋的挑战;愿我们以新的能量和想像力回应这挑战,因为我们寻求与其他人分享天主的美。

方济各
发自梵蒂冈城
2014 年1 月24 日
圣方济沙雷氏庆日

天主教香港教区视听中心 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