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By:
Categories:湯漢樞機牧函、文告
二零二一年复活节牧函
我们一起作祂复活的见证人 (宗1:22)
各位主内的兄弟姊妹:
愿复活的主赐您们平安与喜乐!
欣逢「圣若瑟年」及「家庭年」,谨以教宗方济各於2014年末《致全体度献身生活者书函》的三句话:「以感恩心回顾过去,满怀热情活在当下,秉持希望迎向未来。」作为本牧函的架构。
首先,谈到「以感恩心回顾过去」,天主从虚无中创造了宇宙万物和人类,且透过父母的生育抚养赐我们「生命」。原祖父母犯罪後,慈悲的天主仍不舍弃人类,却打发圣子耶稣降生人间,藉祂的死而复活救赎我们,并透过圣洗圣事,使我们能脱离罪恶,获得「超性生命」;当然,圣洗圣事的恩赐不限於洗礼的一刹那,却流溢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时刻,邀请我们作出天人之间的互动,得沾复活的喜乐。
回首前尘,圣若瑟年使我特别想到家父,他的圣名是若瑟。在四十年代,他在广州一间商业公司工作,不幸染到肺病,故大多数日子留在家里养病,爸爸也因此很关心别人的健康,咳嗽时,务必以手帕掩面,以免传染给别人;吃饭时,使用公筷。当我告诉他要去澳门加入小修院时,他鼓励我追随天主的召叫,并把自己的手表送赠给我留念,自此,我没有再见过他。在澳门小修院时,因着这个腕表,我竟被委派按时打钟的责任。他虽然只在世上活了四十三年,却留给我关顾别人的身教。他确是令我一生怀念的好爸爸!
其次,讲及「满怀热情活在当下」,我喜爱《圣咏》第二十三首:「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实在一无所缺。……我将住在上主的殿里,直至悠远的时日。」每次诵念此经文,胡振中枢机的面容立即出现在我眼前,他是我非常敬重的长辈;他於一九七五年被派来香港,至二零零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他给我的印象有点像大圣若瑟般沉默寡言;他曾应邀访问中国大陆共三次,以及一九八八年应台湾主教团之邀请访台,每次都是履行桥梁教会使命,而我亦有幸参与。从他与国内及与台湾政府和教会负责人的交谈中,我觉得他举止言谈有条不紊,很有智慧,令我毕生难忘。
此外,在他牧养香港教区期间,曾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中国大陆的问题;不少教友面对这项挑战,非常惊慌,前来向他请教:「我们应否移民?」他总是从信仰角度回答:「我们应对天主有信心。在教区方面,我们将如常运作。」因此,教区每年新领洗者数目大增,包括成人丶青少年及婴孩达七千之数。他真是一位好牧者。
再其次,论及「秉持希望迎向未来」,《若望福音》第二十章十九至二十三节告诉我们,某天晚上,门徒聚集在一个地方,因怕犹太人,门户都关着,耶稣来了,祝他们平安後说:「正如父派遣了我,我也派遣你们。」并向他们嘘了一口气说:「你们领受圣神罢!你们赦免谁的罪,就给谁赦免。」只要依靠圣神助佑,我们必能透过言行,把基督信仰之光带给社会所有人,使他们共沾复活的平安与喜乐。
说到被派遣,我想起宋化民神父 (Thomas Malone),他是我最敬重的玛利诺会传教士,我在广州认识他,他给人的印象是:温文尔雅,热心关爱别人,尤其是弱势社群;我在澳门修院接受培育时,他多次来修院探望我;当我在修院念到神学第三年时,因为邓以明总主教希望一部分广州修生有机会进修,宋神父在精神上及经济上主动支持我赴罗马宗座传信大学深造。他曾先後出任美国玛利诺修院的院长及神师之职,培育出不少传教士;他退休後到台湾继续帮助传教,直至他七十七岁时染病去世。他确有像大圣若瑟般关心别人丶且行善不欲人知的德表。他的座右铭是:「何处有仁,何处有爱,天主必常在!」(Ubi caritas et amor, Deus ibi est)他确是一位令人景仰的传教士。
古罗马哲人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说:「感恩之心非但属於最高的道德,且是一切道德之母。」我感谢天主赐给我一位好爸爸,并使我跟随过胡枢机善牧,也得沾宋化民传教士的恩德。他们在天上将继续带领「我们一起作主复活的见证人。」(宗1:22)
最後,让我们感谢天主过往带领及扶助我们的教区;恳求教区主保无原罪圣母代祷,恩赐本教区继续共融团结,既秉承优良传统,亦与时俱进,努力福传,与社会各界人士促进交流,并与各地教会发挥桥梁教会使命。天主保佑!亚肋路亚!
+ 汤汉枢机
香港教区宗座署理
二零二一年三月十九日 大圣若瑟节日
By: davc
Posted on 30/03/2021
By: davc
Posted on 13/04/2021